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激发的有效方法

2021-9-4 13:26|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4813|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彭玉菱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文章表达的基石,也是学习理解的根基。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如何让学生能真正体会课文中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情感,了解文章背后的时代背景。这都需要通过教师动情、释情、抒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的学习自行体验和感悟。

一、教师动情情自生

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积累的知识为学生创设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教学情境。要想感动学生,教师不仅要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和丰富文学知识,还要让自己成为一位动情之人,能够对每篇课文“情深似海”。

在课堂上,教师的感情大多表现在教学导语上,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板书,一边逐字解析——“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后面这个园,是皇家园林的园。一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圆满无缺”的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般的园林,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东方神话,轰然地毁灭在两个强盗之手。”

这一段导语,简朴而充满理性,凝重而饱含激情,为一堂课的展开铺下了慷慨、悲怆的基调,圆明园的情思开始在学生脑中弥漫升腾,让学生感悟到国家的富强是多么的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品词入境情自悟

朱光潜先生曾就情感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关系作过如下阐释:“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并无先后内外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情感是不能靠传授灌输的,而应是学生自发生成。那么如何在与文本对话中激发学生情感呢?“品词”和“入境”是两个不错的方法。

(一) 品词

通过比较词语或置换词语进行比较和推敲,以体会词语在文本表情达意上的精妙。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以采用删词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品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时,可以让学生把加横线的词语去掉,再与原句作比较,进而体会“本来”说明地球本身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人类生存很有好处,“但是、因为、不但、还”说明人类自身的行为给自然资源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恶果,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在联系。

(二)入境

“入境”也就是想象。文章是作者通过文字符号描绘出的一幅幅画面,这一幅幅画面里深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想象,让学生换位体验,使符号还原成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进而使学生走进文章。例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中,学习“被审时”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划出“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等语句时,抓住“乱蓬蓬”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李大钊被捕后都遭遇了什么?再抓住“平静而慈祥”“安定”“沉着”等关键词,体会革命者在残酷的折磨下镇定从容、坚贞不屈的革命英雄形象。

三、朗读激情情更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有关阅读教学中讲到: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取得审美体验的主要路径;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1、 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要一边朗读一边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

2、 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慢慢品读,边读边思考。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感受、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综上,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要钻研教材,在课堂上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用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行激情体验,感悟和思索文中之义、作者之情,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同作者和书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精心揣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陆河县河田镇河东小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