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慧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计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脑力和反应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下面谈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坚持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提高了,笔算就有了准确和快速的保证,这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我在数学教学中,每节课都利用课前的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根据每个学期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让学生能根据具体数的特点来选择合理和灵活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效率。还要根据各阶段教学的需要,采用口算卡片、口算表、展台和游戏等方法进行视算和听算上的训练。在六年级的教学中,我出示一组数,让学生用上加、减、乘、除等符号,使它们的计算结果与一个整数相等。例如,出示0.25、4、1、0.125、8、1、4.5、5.5、10、125、0.8、100、0.5、10.5、0.1、0.1、1。(口算的答案:0.25×4=1;0.125×8=1;4.5+5.5=10;125×0.8=100;0.5×10=5;0.1÷1=0.1)这样使得学生人人参与、形式多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敏捷思维,促进了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计算法则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来的,计算法则是计算的基础,计算是计算法则的应用,所以在计算中我们应该遵循计算法则。这些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说理论和运用是辩证的,两者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比如,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后,如何把它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呢?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跟整数的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的乘法要在积里面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是小数乘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在讲解时,首先让学生复习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方法,重点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比如,15×5=75、150×5=750、1500×5=7500、15000×5=75000,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举例如下: (1)让学生计算6.5×5=32.5。当6.5扩大10倍,变成65时,学生进一步计算得出65×5=325。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积数32.5和325,可以发现325缩小10倍就是32.5。 (2)再让学生计算比较6.5×0.5=3.25和65×5=325,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 然后,结合例题引导学生推导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小数乘法计算的重点和难点,迅速准确地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比如: 1.根据114×52=5928,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4×52 114×5.2 1.14×0.52 0.114×0.52 2.说出下面各算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0.5×0.7 0.14×1.97 1.65×0.8 0.35×0.13 三、掌握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在运用计算法则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必须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认真读题、审题,理解式子的每一步含义,明确式子中有哪几种运算,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才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训练: 1、指导学生用划线法,确定运算顺序。例如:75+100÷5×3 2、把算式用文字的形式叙述出来,指导运算。例如:(440-280)×(300-260) 用文字叙述出来是:440减去280的差乘300减去260的差,积是多少?学生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这个算式要先算(440-280)和(300-260),再算160×40。 这样既巩固了运算顺序,又进行了文字题的渗透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审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练习 练习是计算技能和技巧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必须经常进行,持之以恒,才能练之有效。因此,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出示如下练习题,“256×99+256;45×204-45×4;62×301-62”。学生们看着题目,回想刚学过的知识,就会进行演算了。在学生得出答案后,再让他们思考答案与算式之间是否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样学生就会得出上述习题的内在特殊联系,并找出更加简便的算术方法,即可以用口算256×99+256是256×100,45×204-45×4是45×200,62×301-62是62×300。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快乐,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不断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也随之不断增强。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不仅要做到上述四点,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点拨和纠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海丰县附城镇南湖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