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2021-7-12 11:59|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482|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郑义展

班级管理是教师高质量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关键环节。然而,现阶段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却难以令人满意。对此,根据自己的实践,本文就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目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法差,效果不明显。班主任虽大多来自高等师范院校,也学习过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但是,相关专业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切实有效的管理经验和实践方法相对匮乏,因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书生气”往往难以取得实效,且农村学生总体基础较差,城市的教育方法不太适应农村学生。

(二)留守儿童多,管理难度大。农村学校班主任不仅具有一定的“工作缺憾”,还不得不面临留守儿童增多、心理辅导弱化、亲子教育乏力的尴尬局面,真可谓“雪上加霜”,工作难度非常大。面对一个个孤苦、忧郁的小学生,班主任也经常处于心痛、焦躁、无奈与愧疚之中。

(三)家校沟通难,管理无外援。更为严重的是,天天忙于打工挣钱养家的家长很少拥有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从而加大了班主任了解小学生主体信息的难度和强度。家长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得力助手,家长缺席必然加大班级管理难度。

二、突破班级管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需要借助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育理念去突破班级管理的困境,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人性化的生命发展平台。特别是在农村教育条件差,学生基础较差,思想认识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班主任工作应有所创新。

(一)转变教育策略。班级管理是一门深奥复杂的专业知识,也应随着小学生主体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然而,农村教学条件较为落实,参与职后学习、继续教育和假期培训的机会非常少,面对现在到处充满诱惑的网络社会,学生的心理变化较以往大且复杂。因此,为了突破在处理学生问题的困境,班主任必然要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经验积累,以此做基础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教育策略,改变班级管理的不利现状。例如,现在的“问题学生”脾气大、个性强、行为偏激,如果班主任直接进行简单的教导,向“问题学生”喋喋不休地进行说教,那么势必会导致“问题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思想教育的失败。因此,班主任应先与“问题学生”及其他小学生交朋友、拉家常、一起游戏,打成一片,以此构建和谐、友好、亲密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这样,当“问题学生”出现“问题”后,班主任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道明缘由,在处理矛盾时才能“对症下药”化解矛盾,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活动必然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教化效果。

(二)关爱特殊,守护爱心。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上、情感上、情绪上和精神上都“与众不同”,需要班主任格外关注与关爱,“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她)”,尽力“填补”留守儿童心灵上的“情感缺失”。因此,班主任应心胸博大地容纳留守儿童,视如己出,用热情温暖的手将其拉到自己身边,悉心关怀,细心教导,进行特别教导。例如,留守儿童特别渴望爸爸妈妈在自己身边,因此,班主任空闲时间多家访,多陪陪他们,关心他们的作业,唠唠家常,讲个故事,帮助学生讲道题,节假日通过微信发些节日祝贺语,这样通过经常的家访、交谈,以此构建出浓浓的家庭生活氛围和亲情味道,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虚拟存在的“家”,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白。

(三)加强沟通,携手家长优化成长环境。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家长是亲子教育的实施者,而小学生自然就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教育对象”。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强强联手必然能够在“相得益彰”中有效提升小学生成长环境的体系性、承接性和互助性,以此减少学生矛盾的产生,减小班级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在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年龄相差甚大,容易出现代沟。例如,家长外出打工后空闲时间较少,班主任可以与家长交流后,由家长指定进行家校沟通的时间,为家长“大开方便之门”,以此确保家校沟通的正常开展。班主任不但从家长那里获取大量的小学生信息,也能够与家长交流一下“育儿心得”,以此丰富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人文性,从而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更加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

总而言之,班主任不仅是教书育人、班级管理的践行者,也是甘心奉献、乐于助人、科学管理的实现者。因此,教师在立足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困境,通过积极学习转变教育策略、关爱特殊以及加强沟通,携手家长优化成长环境等措施进行科学探究,力求实现班主任工作的人性化、规范化、高效化和体系化,为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创设一个最优化的发展环境,加速小学生的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红海湾东洲街道中心小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