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怎样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2021-6-26 15:02|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1148|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李淑媚

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有效地推进教学进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老师课堂提问得当,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存在问题

根据目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课堂提问没有针对性,问题设置太深奥,课堂提问太过片面,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如果以上问题得不到改善,便会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促进学生全面稳步发展,甘做他们成功路上的奠基石,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

二、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一)预设问题

预设问题是指在课堂开始之前,提前分析预设学生在学习中所会遇到的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小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时,他们会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由此可见,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会提前预设问题,问题设置尽量满足学生兴趣取向,毕竟好的开始能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这就是所谓的激趣功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例如:小学数学很多知识点都是来源于生活之中,我们可以将它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做到“寓情于教”,以日常生活为例,带入数学知识点,让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学生更易理解和吸收。如小学数学中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针对此类行程问题,如果不事先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只是一味地给小学生灌输数学公式: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等知识点,数学课堂会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小学生出现无法理解数学公式等问题,而预设问题可以提前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再结合日常生活带入知识点,让小学生更易理解数学公式。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让与课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尽现在学生眼前,拓展他们的知识层面,冲击他们的视听体验,加深他们的知识记忆。让学生觉得数学课不再是枯燥无味,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预设问题,灵活地开展教学,因材施教,理解学生个别差异性,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的对立面是无效提问。课堂问题设置正确合理,适应小学生学习发展,推动小学生学习进步的课堂提问就是有效提问。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时把握好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注意问题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逐步增加数学学习的难度,实现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的知识尺度跨越。再给小学生一定的时间消化思考,完成数学知识的储存。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时,我提前让学生们准备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让他们以拼图的形式组合图形,再提问能否根据组合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一片茫然,无从下手。这是由于在初学三角形时,小学生不熟悉相应的知识概念。因此我迅速调整提问思路,提问“拼好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长宽和原有的三角形边长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经过问题的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小学生恍然大悟,在最快的时间找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长宽和原有三角形边长的关系,继而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由此可见,教师应考虑多种因素,循循善诱,运用课堂提问策略有效提问,既能逐步引发学生思考,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三)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但是每个学生又是独立的个体,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氛围和学习能力等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使他们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各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学生也是一样,这就是学生学习发展路上的个别差异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解个性,尊重差异,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能力解决问题,完成数学学习的有效学习。如遇同一已知条件时,作为教师我们可灵活将课堂提问变得有层次性。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我们暂且称之为A组;针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同学,我们暂且称之为B组;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我们称之为C组;当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时,A组同学通过翻阅数学课本就可知道,其余两组同学更是能够熟练回答。但是在回答此类基础问题时,我会优先选择基础较差的A组同学作答,如果答对了,及时给予鼓励,能有效帮助A组同学巩固基础知识;如果答错了,也不要批评,依然给予安慰的鼓励,树立A组同学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针对课后知识拓展类问题,如求图形面积,拓展多种解法时,对于A、B组同学的要求就可合适降低,掌握其中一种即可,对C组同学则要求学会两种或者多种解法。针对不同基础同学的课堂提问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努力帮助三种不同基础的小学生实现向上组别的跨越,逐步提高全班小学数学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因材施教的有效课堂提问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汕尾市城区香洲街道中心小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