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爱存 翻开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随处可见,这些主题图是学生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真实表现,能反映小学数学课堂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里面有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动物,一个个快乐和谐的生活场景……没有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这一张张主题图既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精彩生活,又提高了小学数学教材的趣味性;既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为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拓展了更多创新的平台。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教材主题图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体会。 一、 改变传统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主题图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正确把握和合理利用主题图,使得主题图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数学价值。因此,应改变以往的缺乏生活应用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开辟一条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途径,并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在学习数学中,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就能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二、 把握主题意图,挖掘教材亮点 主题图的意图在于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丰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因此,就必须充分挖掘主题图中的生活素材,做到善于挖掘教材亮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这节课中,主题图是一幅“儿童游乐园”,这是一幅非常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图,很多学生都有去游乐园玩的经验,他们对公游乐园的项目都比较熟悉,这样的图画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关注、更积极去参与新课的学习。这时教师可以依据主题图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角度进行仔细观察,提出不同的有关乘法计算的问题,这也正是主题图为本节课内容作铺垫的价值所在。 三、 联系生活实际,深化主题内容 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各自的知识背景与数学活动经验也不同,主题图的定位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它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主题图的内容精心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主题图的内容在教材中都是静止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多媒体将主题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时,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中的主题图画面都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的,特别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教材上的画面是静态的,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学本课内容时,灵活地运用这些主题图,把它做成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大自然动物园”的情境,以师生一起到“大自然动物园”中游玩的形式引导小学生走进情境中,再让学生逐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形式不仅能吸引到学生的眼球,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四、 发现数学问题,重视解题方法 如果一个主题情境展现后,学生发现不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主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就不大。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主题图,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出示主题图后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了哪些图形?”一定会有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发现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我发现有正方形、三角形”、“我发现有梯形”……学生在愉快探索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掌握了已经学过的图形,同时也把正在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时教师接着问:“那你们会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吗?”这个问题的抛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已经掌握,虽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不会计算,但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从中感知到了数学问题的存在,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思考和讨论计算面积的方法,再让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方法,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能力。 五、 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主题图的教学不但要给学生有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还要结合图画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劳动、保护树木、美化生活、合理安排时间等等内容的教育。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时,主题图内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在引导学生对比信息中,发现中国金牌数第一,适时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总结全课时,再点起激发学生努力学习、长大后也为祖国争光的情感,让爱国主义教育起到贯穿全课的作用。这样不只是从主题图中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从主题图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还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好习惯。 总之,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与以往教材不同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的内容和色彩无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深受学生喜欢,也便于教师利用图中内容与学生交流,学生还能从中受到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数学功能与价值,使主题图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亮点,使数学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海丰县附城镇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