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 德育是所有教学中最重要的,它为其他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教学中, 班主任应该将德育教学的内容更多地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 并将品德教学的精神贯穿到学期教学的整个阶段, 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 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逐步培养小学生独立人格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品格,真正让德育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农村小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存在教学环境较差、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长、学生管理困难等不良现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并不重视。他们中大部分更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略道德教育。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许多班主任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同时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而轻视实践学习,这会阻碍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对班主任的管理还缺乏相应机制,而且有许多农村小学班主任本身年龄偏大,学历和专业知识能力不足,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单一原始,有的甚至沿用学生不听管教就体罚的不当教育方法。这些都导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存在隔阂,不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有效方法 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要转变以往的观念, 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学习压力, 要从德育教学的角度来帮助小学生逐步排解心理压力和不健康情绪, 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到学习中来, 静下心来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生塞硬灌式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一)尊重关爱学生,加强沟通交流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根本,教师用真心去关爱学生,才能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时要用爱心感染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尊重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通过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在工作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农村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缺乏自制力。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也缺乏父母的关爱,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不易管教。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从多个角度出发,观察学生的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在管理中,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融入班级,学会自我管理,进而规划各自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板报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当作班级活动的准则,在班级中形成和谐的德育氛围。 (二)注重加强学生德育意识教育 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班主任的引导,更重要的还要借助学生对德育意识的理解与接受。只有学生真正接受了德育,德育理念才会更加深入人心,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们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学生在与他人发生争吵时应主动找教师沟通,让教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应该用冷暴力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加强学生德育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学生应具有道德意识,听从教师的教诲,从小培养德育意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避免负面消息给自己造成影响,拒绝使用不文明用语,拒绝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所以德育意识在农村小学的有效实施,能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增强农村学生的德育意识,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教育 农村小学班主任不仅仅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还应该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道德就等同于没有灵魂,道德决定着学生的修养。学生文化素养可能会低,但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应该要足够高,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在教育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农村的发展不如城市,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这些学生只能在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陪伴下成长,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他们的德育意识比较缺乏,不能正确全面地向孩子们传递德育思想,以致于学生缺乏德育意识。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叛逆心理,这就大大违反了德育工作的原则。因此,农村的小学应当多引导学生形成德育意识,健全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开展丰富的德育教学活动 小学德育的开展不能只凭借理论教育,还应该把它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小学生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能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农村小学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有关德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德育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多开设一些有关德育的讲座,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品德,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此外,班主任在课堂上应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也可以列举几个有代表的名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工作,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这些活动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德育意识,坚守自身道德准则。班主任还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己的德育意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只有规范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约束学生。 总之,小学班主任必须着重于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并且在传授知识、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创新德育方法,为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做贡献。 (作者单位:陆丰市南塘镇龙岭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