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

2021-3-6 16:57|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757|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刘秀丽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四项基本功,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一大抓手。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谈谈本人的三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读为主”的理念,让学生逐步爱读书、想读书。

1、内外结合,由内引外,由外补内。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课内知识点讲解,不断向课外类似而且又有吸引力的知识进行延伸引导,留下一点悬念让同学们去追寻阅读。如学习了《詹天佑》之后,我会跟孩子们说像詹天佑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以此激发学生课外寻找和阅读相关的爱国人物故事的兴趣,于是推荐阅读《钱学森》、《童第周》,使同学们对科学家爱国情怀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加大自己对知识的热爱追求,进一步树立自己远大理想。通过由内及外的延伸阅读,既可达到巩固课内知识面,又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2、捕捉住好奇心。我发现当前小学生对写景叙事以及人物故事等文章,阅读起来兴趣比较高,而对一些以抽象性或从未接触的事物为主的课文就兴趣低下,我搜索了一些相关趣味性、或一些科学难解之谜的故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如《秦兵马俑》、《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样的文章或平实,或时代远古,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悟理解,就一般老师而言,要真正上好这一节课也是相对比较吃力。为使学生排除阅读上心理困难,我先提出了有关修筑长城的故事,由此导出先秦时代背景,可以先让学生带着想弄清楚问题根源去阅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抓住了课文的中心,以及主体内容相关的段落,把握课文基本内容也显而易见了。

3、激发自主阅读潜能。为了激活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我对每篇重点课文进行一次全新创作,难点在哪?重点在哪?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在学的过程会碰到哪些问题等,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事先都进行分析探讨。在学完《爬山虎的脚》之后,要求学生自己观察一种植物的形态和特点,在课堂讨论,然后在班上进行评选“观察小能手”活动。由此一来,学生不但完成了阅读,而且激发了他们的主动学习阅读潜能,学生兴趣和热情始终保持高涨不退。

4、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根据学生年龄、性格、性别、心理特点不同,阅读兴趣爱好各有差异,我在推荐课外读物也因人而异,由浅及深,由短及长。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推荐篇幅较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儿歌、古诗、童话和寓言故事,例如《安徒生童话》《弟子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年级学生推荐文学名著《伊索寓言》等。自主阅读能力相对高的高年级学生,可推荐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以及《100个奥运冠军的故事》等相关读物。大部分学生通过量身定制的阅读,既乐于接受任务,又培养了阅读兴趣爱好,而且阅读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二、注重基本功的培养

语文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在字词句篇上下苦功夫,通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原始教学,让学生尽量掌握和熟悉运用更多的词语,从而增强学生在阅读文章中的感性认识,尽量减少因词义的不理解而影响文章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文章结构类型剖析划分训练,强化文章标题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段落,以及段落中心句的位置查找训练等,不断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特别是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我则反复强调学生要全面熟记写法和用法,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阅读方法技巧,尤其是在以下四种阅读方式中及时加以重点教学指导。

首先学会默读。在实践教学当中,我常常按年级高低,分类指导学生进行默读,在上低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时,我先引导他们要象平时跟考试一样,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用手指指着课文读,但也要提醒有部分同学会因为没开口读而走神,让他们慢慢学习默读。而对于中高年级,我则要求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训练有一定速度的默读,以此来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的任务。

其次,学会浏览。对有些篇幅较长而学生又必须掌握了解基本知识的文章,指导学生浏览阅读,掌握内容梗概情节,在浏览文章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

第三,学会精读。对于文章篇幅不长,内容必须理解掌握的,或是名篇名著的重点段落要指导精读,争取逐句逐段理解,把握文章精髓,概括要点,或是反映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第四,学会思考读。阅读离不开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等于白费劲。阅读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边读边思考,只有带着问题的思考,阅读才有针对性,才有成效。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先提出具体的要求。然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

三、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要当成一种爱好,形成一种习惯,需要学生、老师和家庭教育多方共同努力。一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就会爱上阅读,并从中获取知识,扩大视野。小学生时期是习惯培养的最佳阶段,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阅读效果也是很重要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五个良好阅读习惯:

一是“专心致志”的习惯。作为教师严格地教会他们制定学习阅读安排计划,在阅读时切不能分心,更不能三心二意,确保心在一处读,进入角色读,才能从中得到体会,从中取得收获。二是“常练多读”的习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是“深思疑问”的习惯。我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学会疑问,而且有问必答,或有问同学们共同探讨回答,从而加深对文本中的理解。四是“巩固提高”的习惯。唯有坚持复习好昨天的功课,才能巩固好旧的知识,达到提高今天的新知识。五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时刻督促学生自觉养成动手动笔划出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对不理解的给予标识,翻阅、查找、收集资料,坚持做好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在读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缺不了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就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们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陆河县河田镇河南小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