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希望更多台胞扎根在汕尾—— 市委台办“惠台暖企”行动见闻

2020-7-7 15:08|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4804|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图为助农直播带货活动现场。

□汕尾日报记者  钟佳韦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台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对台工作要求,与当地台胞携手同行,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开展“惠台暖企”行动,为台胞台企纾困解难,坚定台企深耕大陆的信心。来汕尾21年的台商项明祥是市委台办常年服务的对象之一。在得知其种植的凤梨因疫情影响而销路受阻后,一场由市委台办牵头组织的台湾青年带队助农直播带货活动7月4日在海丰县平东镇平东新村举办。

在平东新村的果树种养基地里,记者看到一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在主播的引导下坐在直播设备前,向观众介绍金钻凤梨的生长环境、果品特点、营养价值以及菠萝和凤梨的区别,面对镜头的他毫不露怯、侃侃而谈,丝毫看不出是个61岁的果农。该男子正是台商项明祥。

项明祥来自台湾台北市,祖籍江苏,1992年在海峡两岸开放的政策环境下来到大陆创业,在深圳创办工艺品厂赚得人生第一桶金,随后响应汕尾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来到海丰县做起了工业投资和农业投资。在当时的他看来,海丰这片土地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只要深耕于此,必定有所收获。于是,对农业充满兴趣的他便在这片红色土地扎下了根,开启了自己的果树种植事业。

农业是高风险、高投入、持续性的产业,大多数农业“靠天吃饭”,要有所收获,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发展的果树品种至关重要。项明祥从台湾引进了30几种果树进行试种,经过多年的探索,最后挑选出了金钻17号凤梨、红肉芭乐、阿拉比卡咖啡豆等优质果品进行种植。记者观察到,该基地种有的水果远不止上述提到的几种,与其说项明祥想在大陆干出一番事业,倒不如说他享受着农业劳动、收获和探索的过程。除去日常劳作时间,他每天会在基地里待上6、7小时,仅仅为了观察果树的生长情况,为其修剪枝叶。

据项明祥透露,该基地现有土地3000亩,其中凤梨300亩、咖啡豆500亩、芭乐200 亩。今年凤梨产量达30万斤,受疫情以及海丰近期阴晴不定的天气影响,滞销的20万斤凤梨让他有些苦恼。为此,市台办牵头开展“暖企”活动,帮助他解决难题。

“感谢市委台办组织了这场直播带货活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的营销尝试。”据悉,当日的助农直播带货活动吸引了9096人观看,成交凤梨订单451笔,销售量约1939斤,成交金额约12408元。目前项明祥积极寻求与电商平台合作,坚持做高级果品销售,希望利用大数据直观了解产地直销和果品销售情况,以便针对性扩大果品种植面积。 同时,他办起了食品加工厂,希望通过开发推出凤梨酥、凤梨果酱等深加工产品来解决凤梨滞销问题。

项明祥不仅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财富,还带动了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就业。该基地在需要大面积施肥、种植的时候,能够带动附近村庄300至500个劳力参与劳作,每人收入近万元。到了咖啡浆果采收时节,可能还需动员全镇的剩余劳动力帮忙。他计划在5年内将凤梨扩种到1至2万亩,将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增收。

项明祥告诉记者,在大陆创业近30年,他的务农生涯虽然几经波折,但是政府一直给予他大力支持和帮助。去年海丰县平东镇政府投入150万建造了节水灌溉工程,帮助解决了基地用水困难问题;市农村农业局拨了专款,帮助他购入咖啡豆采收设备;市委台办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台胞送去防疫物资,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让他倍感暖心。“台办就是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娘家’。”他说他的儿子毕业于暨南大学,如今也在汕尾创业。

市委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台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惠台工作要求,近期出台了53条惠台措施,涉及创业、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汕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致力当好“店小二”,倾情倾力为广大台胞台商服务,希望更多台胞扎根汕尾,在汕尾安居乐业,共享祖国改革发展红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