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全党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本应随着革命战争的结束而开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有繁重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需要进行,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不能不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解放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要求全党的工作重心适时地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一方面来。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在某些方面还不完善,应当紧紧围绕着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并且完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来稳定、巩固和调整。 刘少奇的政治报告,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出:原来剥削农民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的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队伍扩大了,它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识界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国内各民族已经组成为一个团结友好的民族大家庭。据此,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尽管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政治报告决议的这个论断,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以后党确定自己正确路线的基础。关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实质的提法,在理论上有不完全准确的地方,因为这个提法没有全面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但是,上述提法的着眼点在于把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这是八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也成为当时全党的共识。这个着眼点,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在明确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八大实际上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初步实现工业化;第二步,再用几十年的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八大期间,毛泽东曾表示:这次大会反映了人民的希望,建设工业。中国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搞了社会主义,如果不能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中国的前途是好的,但有艰苦的任务。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光。15年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50年到100年建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这就是八大为全国人民展示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 (连载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