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荣富 一元一次方程属于初中数学课堂上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理解,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方程的知识,并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树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手段,并学会利用方程内容,解决其他各种数学问题。 一、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要点 1、了解数学问题的特殊性和抽象性 初中学生并没有积累足够的学习经验,一旦在学习当中遇到非常规性数学问题,会找不到解题思路,影响了解题效果。数学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能够主动变化学习思路,充分了解数学问题的特殊性和抽象性,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解题效果。例如题目是三个人共同在路上行走,第一个人每秒钟走2米,第二个人每秒钟走4米,第三个人每秒钟走6米。三个人走400米的环道,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背对背的朝前走,第三个人则跟随第一个人同时同向前进,遇到第二个人就折返,遇到第一个人也折返,中间往返几次,求第三个人在整个过程中行走了多少路程。这个问题看上去条件十分复杂,学生们立刻头脑发懵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候数学教师提醒学生,思考在整个过程中,三个不同的人行走时间差有什么关系。学生们站在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解决。 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到生活当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提取出有效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打开学习视野和想象空间,在头脑中能够构建出完善的数学思维模型,能够针对数学知识实现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一元一次方程是结合生活实际的一种抽象的问题概念,在解题过程当中需要学生能够具备数学建模思想,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打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才能够正确解答题目。具备数学建模思想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商人在买卖当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价格都是140块钱。按照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而另一件则亏本25%。请问在这次买卖当中,商人是赔了还是赚了。这个问题就属于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强化学习质量。 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措施 1、为学生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学生在小学中并没有接触过一元一次方程,因此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对新的数学知识感觉陌生,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学习兴趣,也由于缺少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作为基础,在课堂上表现并不是十分积极主动。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情境创设的手段,利用真实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周围的人事物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条件,通过简单和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知识中,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凳子,让学生能够把这些凳子搬到指定的地点。但是每一个学生能够搬的凳子数量是有限的。每个人必须搬两个凳子。总共有24个凳子,教师需要多少个学生来帮忙搬?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也是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情景内容,在其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列出方程,2X=24。把简单的除法转换成为方程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对一元一次方程内容有更加立体、直观、简单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有更加新颖的认知。在接下来的数学课堂上会激发出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提升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2、创新一元一次方程题型 新颖的题目,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跟传统的题目都要有一定的区别,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能够对题目的条件和意图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够帮助更加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信息技术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通讯工具。但是手机通话会产生一定的费用,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统计出两种移动电话的计费方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某移动公司提出两种通话方案:1、月租费30元/月,本地通话费0.3元每分钟。2、月租费0元,本地通话费0.4每分钟。如果每个月至少通话300分钟,那么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比较合适?问题本身的难度系数不高,主要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和理解题目中想要表达的含义。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的方向,这样问题的解答也就迎刃而解了。 3、一题多解教学思路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课堂上必学的内容,应用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学生对于应用题目解答的方式思考得越多,越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答技巧,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应用题目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不断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甲乙双方在长度约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长跑。二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出发,而甲的速度是每秒中8米,你的速度是每秒中10米。那么请问甲跑了几圈被乙赶超了整整一圈?其中一个解题方法是先把甲和乙的敞口速度进行计算,每秒钟一比甲多跑出2米。那么想要超过一整圈,也就是需要多跑400米,400米除2是200秒中,甲跑一圈需要50秒,200秒正好是4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另一名学生回答问题:“甲跑了一圈用了50秒,乙跑了一圈用了40秒,那么乙就比甲少用了10秒钟时间,想要多跑一圈就意味着50除10等于5圈,5圈减去1圈等于4圈。”锻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相同的问题,能够获得更多的解法。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能够继续钻研数学问题,真正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初中一元一次方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培养内容,让学生从形象思维转变成为抽象思维,让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得更加简单。 (作者单位:汕尾市城区红草第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