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石赞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让教师只能够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学时间来开展课程,这样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将智慧学伴合理地应用到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智慧学伴的优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智慧学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利用能力分层测试功能,有利于精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就过往的教学而言,绝大多数数学教师往往仅是透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综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在运用了智慧学伴后,不仅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且能确保各学习单元试题设计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合理规定测试时长,老师还可通过这个平台的后台去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这样能够为后续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开展不同等级的微课展示,实现教学的合理化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学生只有自主进行探究,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数学学科的知识。针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答不尽相同。因此,通过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利用智慧学伴教学,合理设计不同等级的微课,将各个单元的数学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全面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的个性化与合理化。 二、智慧学伴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以数学学科能力为目标,结合智慧学伴进行课程设计 为促使初中数学教学时效性的显著提升,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巧妙地利用智慧学伴去丰富初中数学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如此方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增强。例如,在教学“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鉴于该章节最核心的知识点应是让学生准确掌握四边形的定义及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开展其他与之相关的活动,诸如找差异、圈重点等。这对学生观察、想象、比较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均有助益,进而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借助智慧学伴功能时,可紧密结合这节内容制作视频,将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和正方形等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全面梳理各个四边形的内在关系,并将其上传到网站中,再由学生在线进行学习或者是课后自主下载,而平台再将学生学习的相关大数据资料统筹收集起来,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评、智能作业和个性化报告等教育服务,逐步建立起学生认知模型、教育数学分析等智能技术支撑平台,始终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数学分析,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真正实现课程设计的最优化,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指明方向。 (二)灵活运用智慧学伴,创新教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智慧学伴平台进行学习,教师不但需要合理配置教学内容,而且还需要适当增加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其中,通过配套应用智慧学伴平台的测试题,充分发挥平台诊断的基础作用,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例如,在“二次函数”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将这节内容的课件上传到平台中,再引导学生采取动手操作和实践尝试的方式,即在二次函数中,a、b、c三个参数的数值,在对比实验中学生可直观的观察到抛物线的变化情况,如开口方向、位置移动、与轴的焦点等。然后,再立足于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匹配,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以此达到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利用智慧学伴,创新教育与学习模式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智慧学伴平台时,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可通过网络、手机和电脑等工具直接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新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智慧学伴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教师也能够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轴对称”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后练习题:甲乙两地均在河岸的同一侧,距离河岸的长度为AC、BD,现要在岸边CD处建造一个水塔给甲乙两地输送水源,试问“水塔应该建在何地才可以确保所使用的水管料最省?”老师将这道习题上传到平台中,而学生再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答,将解答结果上传到系统内。这样教师在平台中掌握到学生的不同设计方案,在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 总之,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与智慧学伴平台的应用只是实现了初步融合,借助智慧学伴能够丰富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实现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目标,有效推动初中数学教育工作更好发展。 (作者单位: 陆河县实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