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海城镇各社区在各个进山主要路口设立森林防灭火检查站点,对进山人员、车辆实行“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汕尾日报讯 (记者 刘佳伦) 清明节是国人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近年来,我市各地大力宣传文明、健康、节俭、安全的祭扫方式,如今,许多市民改变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习俗,更多地以献花、植树、清扫墓碑、网上祭奠等方式追忆先人,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新风尚,为清明注入“文明”的理念。 祭扫现场文明有序 “以往清明节,大家都是以烧纸、放炮、焚香等传统方式祭祀,既不环保,还存在火灾隐患,而今我们不再焚香烧纸,改用鲜花祭祀……”日前,在海丰县葫芦山陵园祭祀先人的市民李先生说。 在市区工作的90后小李,今年没回家为先人扫墓,为此他选择了一种颇为“潮流”的方式祭祀先人——网上祭拜。据了解,网上祭拜是指将逝去亲人的生平事迹、照片等在网络上传递,或通过为逝去亲人点烛、献花、点歌、撰写纪念文章等方式,在论坛上记录自己的追思和感怀。“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抽不出时间回乡为先人献上一束鲜花,颇有遗憾,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力所能及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小李说道。 据葫芦山陵园负责人介绍,随着近年来政府的大力引导,市民文明、环保意识增强,如今采用鲜花祭祀的人越来越多。“有祭祀群众原本带来纸钱,但在管理人员的劝导下,都改用了鲜花祭祀。”记者看到,祭扫现场安全有序,陵园工作人员坚持防疫管理制度,要求出示健康码和入园祭拜预约凭证。 党员干部树“标杆” 据了解,清明节期间,我市各地出动人员、严防死守,全力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工作人员分别在各上山路口进行设卡检查,对违规携带进山区祭祀祖先的纸钱、烟花爆竹等易燃物品的一律进行收缴,工作人员还对市民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形象生动例子,向群众科普燃烧烟花爆竹等陋习易造成空气污染,引发火灾,通过面对面教育群众自觉摒弃烧纸放炮陋俗,引导群众以文明、节俭、健康的方式祭奠亲人。 “我劝导在外亲属清明期间不返乡,采取书写心灵家书、网络祭扫、寄思念卡、委托祭扫等新型祭扫方式遥祭先人;通过敬献鲜花、植树绿化、举办家庭追思会、清扫墓碑等方式祭祀故人,向亲朋好友、家人和身边的群众宣传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自己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亲友和群众,让清明回归清净与文明。”已退休老党员李伯说。 “今年清明,我们家取消了以往家族祭祖活动,这几年大家都提高了护林防火意识,对文明祭祀有了一定认可,由以往上坟烧纸改为敬献花环的绿色环保方式祭祀先人、悼念先祖,作为党员我要用实际行动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为大家做好表率。”党员小张对记者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