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长沙县果园镇与辛亥革命功勋柳聘农

2020-10-20 14:43|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11265| 评论: 0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作者 陈先枢 沈绍尧

长沙县果园镇与辛亥革命功勋柳聘农

柳聘农墓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大河村(今并入果园镇田汉社区)徐家组一山冈的平地上,墓后树木茐茏。原墓规模较大,占地约30平方米,前有华表、香炉、案桌等,由墓碑、墓围、香炉等构成。墓冢圆拱状,外腰椎形石砌墓围。原墓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曾被盗。40多年后,柳氏后人及文物管理部门踏勘墓地时,虽荆棘丛生,但墓园轮廓犹存。2016年得到修复,焕然一新。

被破坏的柳聘农墓

修缮后的柳聘农墓

柳聘农(1882—1948),名大任,又名扬谷,以字行,也作病农,善化县榔梨(今长沙县㮾梨街道)斑竹塘人。大排行第八,后来他从日本留学回来,剪掉了辫子,经常身着洋服学生装,因此乡人戏呼他为“柳八洋人”。1903年随黄兴筹建华兴会,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府机要秘书 。

1905年黄兴(前排左一)、柳聘农(前排右一)等在日本合影

柳聘农的父亲柳靖阶,为前清进士,官至武昌知府,因审理一桩赖婚案时,主观臆断,逼得女方当堂剖腹以明贞节身亡。柳靖阶因而自惭吞金自杀,昔日东乡首富,也就日渐衰落。柳聘农自幼性格倔强,不随流俗,目睹国弱民贫,不愿躺在祖业上当公子哥儿,而是立志寻求改变黑暗现实的道路。1903年柳聘农到长沙入胡元倓先生主办的经正学堂读书,得识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志士,深受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这年11月4日,他参加了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以黄兴做30岁生日为名,在城西保甲局巷彭渊恂家举行的秘密会,同时参加的还有翁巩、秦毓鎏、章士钊、刘揆一、胡瑛、柳继忠,会上决定建立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选黄兴为会长。柳聘农旋与族叔柳正沽,侄柳刚结伴去日本,留学东京体育专科学校。

1904年2月华兴会在长沙连升街正式成立,决定联络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于11月间利用办“皇会”之机举行起义。这年秋,柳聘农回国,到长沙明德学堂任体育教员,以此为掩护参与筹划起义的准备。

柳聘农任体育教员时的明德学堂

柳聘农把家里的田产悉数卖掉,充作华兴会的革命经费。从这时起,他已经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华兴会的重要骨干。在会中,他负责各地秘密机关的交通联系,经常冒死犯难,奔走海内外。10月,华兴会起义的计划被保皇派王先谦的党羽刘作楫告密。24日,护理湖南巡抚张绍华着令大肆搜捕,急如星火,“甲辰长沙起义”流产。柳聘农、宋教仁等乘间得脱走避上海。12月4日,再与宋教仁、胡瑛、龙毓峻、柳继忠等由上海东渡日本徐图再起。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正式成立,柳聘农是基本会员之一,协助章太炎主持中国同盟会的《民报》。这年12月4日,震撼满清政府的萍浏醴起义爆发,柳聘农回到长沙。这次起义在清政府重兵镇压下不久即告失败,党人刘道一英勇就义。柳聘农避走香港。接着,清吏大肆搜捕革命党人,黄兴与柳聘农等被列名通缉。

1907年10月,孙中山指示党人先集中越南河内,准备在镇南关起事。柳聘农与田桐、何克夫、陈荆、谭剑英5人由香港乘船前往河内,船至海防时,被法国警方搜出他们随带的两箱军用钞票,而将他们拘禁,幸经预定接头人刘凤鸣多方设法营救,一个多月后才被“驱逐出境”,遂只好折返香港。

1908年,柳聘农与胡国梁、陈方度、李燮和等由《民报》选派,先后去荷属南洋的邦甲岛中华学校任教,借以向华侨学生灌输反清革命思想,中华学校实际成了革命党人在南洋的一个重要据点。

1911年(宣统三年)2月,中国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柳聘农与李燮和、陈方度、何国梁在2月28日由邦甲岛启程来到香港。由黄兴派遣,柳聘农与黄一欧、陈方度、胡国梁四人打入广州巡警教练所,作为发难时的内应,4人被录取后,积极在同学中进行反清革命宣传,同时利用巡警学员的合法身份作掩护,替设在广州的秘密机关运送枪支弹药,待机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柳聘农随黄兴于30日由海外抵达上海,又仆仆风尘于11月3日赶到武昌。黄兴临危受命,出任民军战时总司令。柳聘农任汉阳前线督战员。适汉阳不守,他随黄兴到上海,随又参加了光复南京战役。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柳聘农任大总统府机要秘书。“二次革命”期间,柳聘农回到长沙,与刘嵩衡等人发起组织“湖南公民联合会”,开展反袁斗争。5月15日在长沙教育会坪召开万人参加的“群众临时大会”,柳聘农领衔发表宣言,公开指斥袁世凯“违背宪法,破坏共和”。因此,袁世凯在湘死党,对他恨之入骨,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17日晚,柳聘农住宅旁边被人投掷烈性炸弹;次日,柳聘农又收到一封署名“弹侠”的恐吓信。对此,柳聘农均不为所动,还将住宅大门日夜敞开,以示斗争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

抗日战争期间,柳聘农在1942年辗转前往重庆,栖身于外甥龙毓峻家里。后来龙毓峻将柳聘农引见时任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的张继。并在(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印、党史会主任张继题签的“中国国民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了《革命之回忆》一文。这篇文章记录了柳聘农在一百年多前参与华兴会及长沙起义、东渡日本、成立同盟会、汕尾起义及镇南起义、下南洋鼓动革命、广州起义、直到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的亲身经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中国国民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目录,上有柳聘农文章“革命之回忆”

1945年日本投降后,柳聘农在1946年回到南京。1948年7月25日在南京病逝,终年67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