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日报记者 陈晓铭 根据市委提出的“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的决策部署,市住建局如何立足自身职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住建局副局长卢矿。 城市科学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卢矿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住建局统筹谋划了新一批市政道路及餐厨、污泥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共11个项目,总投资约为90亿元,计划申请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约25亿元,目前已下达专债资金2.8亿元。其中市区中央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横岭大道、中轴东路、站前横八支路、文化大道、站前东一路、站前横三路、站前横五路、站前横八路、星河大道、海滨大道长富山段、石洲大道、恒雅大道、外环快速路首期市政化工程、珠东快速市政化辅道等14条市政道路,共长42公里,建设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建设站东公园、青山仔公园,建设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桥涵、给排水、绿化、照明(含智慧灯杆)、交通、电力管沟、公园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等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25.7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涵)、引水管道、水闸、排洪渠清淤及生态修复、绿化升级、道路修复等配套,估算投资约2.5亿元。目前,都已完成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正在完善社稳、环评、水保等前期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依托平台办理审批业务,市住建局对涉及相关审批事项进行精简、整合,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目前已建成了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多规合一”子系统,完成了与国家、省工建系统平台数据对接工作,实现了相关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截至8月3日,工建系统网上申办率56%,累计办理业务740件,涉及项目435个,在办64件,并联审批办件144件。5月份逾期率为10%,6月份逾期率为0,7月份逾期率为1%。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基本实现了全市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省为10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35个工作日以内(省为60个工作日)的工作目标。原20个部门91个审批事项37套表单,现精简优化至78个审批事项4套表单,事项减少率14.3%;原表单信息要素1691个,现精简至1107个,减少率34.5%;申报材料由原来的560余项精简至490多项,减少率约12%。此外,全力推动“粤商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建设。3月26日我市在全省率先上线“粤商通”汕尾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目前我市“粤商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已上线全流程78个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审批进度查询、事项办理、材料补正、关键人员解锁等业务。截至8月4日,全市“粤商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累计访问企业数7713家,累计浏览量20860次。 卢矿表示,接下来,市住建局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改革进度。一是协调“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一张蓝图”基础数据;同时,将项目策划生成纳入“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二是联合政数部门,抓紧解决系统运行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做到平台数据同步;抓紧和省工改办衔接,进一步完善和国家、省相关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多系统数据共享。三是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制度的落地实施,推广联合测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措施,实现审批时间压缩;加快推进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审批模式与信用平台对接,优化信用管理功能,落实红黑名单、联合惩戒机制;推行区域评估、工业用地标准地、“先建后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接入服务优化、推行帮办待办制度、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报道改革政策措施、进展和成效,让企业和群众更好地了解改革内容。五是加大数字化审图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在申报施工许可证过程中自觉引用电子审图,不断提升联合审图数量和质量。六是学习广州、佛山改革经验,进一步优化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探索实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对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办理施工许可免于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试行“拿地即开工”等措施。六是进一步完善用水用气等公用市政报装服务,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报装服务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工作,实现“一证通办”、“一码通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