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准施策见实效—— 捷胜镇干群决战决胜脱贫 ...

2020-8-20 11:01|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614|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汕尾日报通讯员  陈辚

伴随夏日暖风,日前,笔者走进城区捷胜镇部分乡村,但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满眼风光多闪灼。青山绿水、池塘荷叶田田、平坦整洁的村道、鳞次栉比的楼房、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墙体绘画,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的美好和生机,诉说着近年来,该镇干群勠力同心,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啃下一块块贫困“硬骨头”,奋力谱写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该镇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全镇实现贫困户100%脱贫,军船头村、大流村、沙坑村、埔尾村和南门外村5个省定贫困村达到出列条件目标任务。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党建最关键。该镇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载体,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理念,以“三强化”把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更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强化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625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个、改扩建4个,优化设置基层党委1个、党总支7个。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打造“狮子型”干部队伍,优化调整“两委”干部27名,储备村社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1人,选派贫困村党建指导员、第一书记和新录用公务员沉下基层,扎实推进“六个一”工作(一村(社区)一研判、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村(社区)一大学生、一周一学习、一月一培训、一季一小结),提高队伍政治素质和服务群众能力。三是强化制度落实,通过严格落实镇、村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机制,强化对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将脱贫攻坚作为干部政绩的重要考评指标,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产业带动促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是关键。该镇坚持把产业带动作为脱贫发展的“第一引擎”, 用足用活扶贫政策,使乡村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并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合作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造血”功能,使农民增收,获得实惠,不断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果。该镇提高帮扶资金效益,推动单方受益向多方共赢转变,借助深圳市光明区5个街道帮扶的人才、技术、资金、理念等优势资源,投入资金4768.07万元,重点打造荷塘酒店、荷花莲藕生态基地、沙坑番薯粉丝厂、大流·光明商会幼儿园等产业造血项目,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合作得红利、就业务工得工资等方式,每年预计增加收益约314.2万元,为2252名贫困户每年每人带来1395.2元收入。如由深圳帮扶单位投入建设的首期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填补了城区光伏扶贫项目的空白,而且一年有近6万元收入的百分之九十都分给贫困村民,让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帮扶带来的“阳光收益”。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优质产业转变,通过“帮扶单位出资﹢贫困户出地﹢电商销售”的模式,建立农业合作社,推动军船头村沙葛、大流村桑椹、沙坑村番薯粉丝、埔尾村花生、东坑村海盐、沙角尾村和石头村海产品等特色产品变商品,促使脱贫产业后劲明显增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日益明晰、贫困户增收渠道逐渐稳定。目前沙葛、桑椹、番薯粉丝和光伏等项目已实现收益,已为5个省定贫困村每年增收27.23万元,为贫困户每年每人带来342元的收益。此外,依托新兴业态,推动传统经销向现代经销转变,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利用电商平台,借力深圳帮扶,全镇5个省定贫困村和其他“一村一品”产业实现了线上网络销售、线下签订“扶贫特色农产品购销合同”的方式,建立了稳定产销关系,打开了产品销路,实现了可持续效益,并通过在城区特色产品推介会上展销扶贫产品,扩大了销售渠道,每次销售额达18万元。

夯实基础惠民生

脱贫奔康,关键是惠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该镇坚持把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作为“第一目标”,突出抓好热点民生问题,让政策落实更暖民心、惠民服务更贴民心。该镇加强扶贫保障。目前,全镇贫困户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兜底、教育生活费补助、安全饮水政策要求等100%保障到位,完成了12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面落实就业扶贫,疫情期间贫困户复工率达100%,累计就业人员833人;建立完善贫困户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准确情况,有效防止贫困户返贫。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位。至目前,全镇共投入资金1164万元完成27条道路硬底化,投入资金1265万元改造村(社区)自来水管道30.5公里,完成农村户改厕90户,新建改建公厕19座和建设或改造一批村(社区)的文化舞台、村头公园、健身广场、卫生站等。

该镇还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1.38亿元对全镇5个省定贫困村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外立面整治、标准化公厕、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终端等90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军船头、沙坑村两个省级特色精品村已初显成效,沙角尾、五爱、联星、联安、前进、石头、石岗、牛肚、东坑9个非贫困村投入1000多万元,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已全面完成了村庄规划、“三清三拆”和人居环境整治,并顺利通过了市级验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