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运辉 市委书记张晓强5月21日在主持召开全市“三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指出,要把“老基建”、“新基建”和“软基建”作为“项目双进”的重要内容,强化措施、狠抓攻坚,确保“三大基建”取得实在成效。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历年来既有丰富的理论阐述,又有生动的成功实践,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引擎作用得到高度重视。而随着信息数字化革命的深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我们所说的“新基建”开始在产业经济的舞台上大展风采,特别是今年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成为高频词语,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新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产业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抓好“新基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市委书记张晓强在全市“三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要求“要突破新基建”,正是基于汕尾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一要认真理解掌握“新基建”的基本含义、主要内涵和涉及的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发展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主要涉及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基建”的加快推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行业技能。吃透“三大基建”政策,补齐“新基建”知识短板,提高“新基建”运用能力,立足汕尾实际,布局一批“新基建”项目,特别是要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建设,解决高质量发展之需,使新基建成为促升级、优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成为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三要正确把握“三大基建”的关系关联。市委书记张晓强指出,要大抓“老基建”,突破“新基建”,补齐“软基建”。我们要理解好“大抓”“突破”“补齐”三者之要义,处理好“大抓”“突破”“补齐”三者之关系,把握好“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关联点、不同点,找准着力之处,落足扎实功夫,科学统筹、精准发力、有序推动,同时发力,齐头并进,把建设的步子迈得既快又稳。更要以“新基建”为突破口,促进“项目双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要增强抓紧抓实“新基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奋进靓丽明珠,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我们必须自觉行动,在“新基建”中主动作为,奋发有为。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将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发展新动能,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定位、新使命,抓好“新基建”,汕尾正当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