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王声效:突围“七问”,汕尾如何突围

2020-5-19 15:58|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3579| 评论: 0

摘要: 看有温度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市政协委员  王声效

市委书记张晓强在全市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动员会上提出的突围七问,备受热议,掀起了全市上下对汕尾突围发展的一场全民大讨论。笔者尝试领会一下突围七问突围所指何意?主要指思想上要突破汕尾没办法发展、难以发展的思维,行动上要采取措施突破汕尾项经济指标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长期靠后或垫底的被动局面,奋勇争先,开创一片新天地,向老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晓强书记的突围七问振聋发聩切中汕尾实际,引人深思,也催人奋进。汕尾经过历届党政班子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通过社会、城乡、政务三大环境整治,以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文创卫为抓手,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得到较好的发展。2019GDP 1080.3亿,超过云浮、河源市,距离倒数第四的潮州差距只有6000多万。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第一个一百年(2021年),我们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更好的成绩全市人民交出更满意的答卷,力争GDP再进一位。到第二个一百年(2049年),力争GDP总量和人均GDP均接近全省21个地级市居中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有更大幅度的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底气从何而来,实现的路径又该如何开辟呢?这就是本文要说的突围,围绕如何突围,本文尝试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坚定信心不悲观,风雨阳光。可能有人担忧,汕尾建市以来,经历几次群体性事件和涉毒事件的负面影响,汕尾真的行吗?真的能突围吗?本人认为,汕尾人民要卸下这些历史包袱,尽管过去经历了治理之痛,但汕尾再发生类似重大负面事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是经历了治理之痛、形象之殇的汕尾,人心思进,不再希望发生类似的事件,不再希望汕尾继续落后。二是在处理多次的负面事件中,各级党政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有决心有能力将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处理在萌芽中,三是现代信息科技支持下的基层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像制毒、双抢案件可以说是无处遁形。四是实行问责制之下,问责官员守土有责,不敢懈怠,时刻紧绷着维稳这个弦。近几年来,汕尾地区治安状况出现的明显好转大家有目共睹,如城区在2018共有324天无发生两抢警情,实现最长连续71天无发生两抢一盗警情。2019年,共有356天无发生两抢警情,最长连续114天无发生两抢警情。2020年是汕尾基层基础建设年,通过创新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基层机制,将继续巩固平安建设的成果。汕尾人民要有信心,汕尾正在一天天地变好,正是集中精神谋发展的最好时机。外地的客商请过来实地看看,汕尾正成为全省最平安稳定、法治环境最好地区之一,必将成为投资置业的乐土珠三角地区的后花园。

二、三大优势显魅力转化优势为动力那么,汕尾到底有没有优势谋发展?1.区位优势。汕尾是珠三角外延第一圈的城市,是湾区经济圈距离深圳最近的非珠三角城市,已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已成为深圳第11区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就在家门口。汕尾作为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本来就没有不能发展的理由。2.政策支持优势: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省政府批复的《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这些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利好汕尾,给汕尾发展带来动力。3.自然资源优势:海岸线455公里,长度全省第二;海岸线较为曲折,容易形成深水港,可以充分的利用沿海的优势发展临海工业、海洋运输、海产品养殖和加工业等。背山面海又有着广阔的平原地带提供优质土地,土地开发利用率不到9%,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非常好。以上这些综合优势是许多陆域城市不具备的,我们要把这些优势,转化为推动汕尾发展的动力此外,汕尾有“市区红海西路三个多月成功征收、拆迁、安置568户实现零上访,征收深汕中心医院建设用地200亩完成迁坟1350穴、2000多个金斗只用了40天时间,有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回收困扰汕尾20多年的3081辆非法营运三轮车实现零上访”的汕尾速度和汕尾奇迹,在破解社会难题上,汕尾是有啃“硬骨头”的能力的。

三、心无旁骛谋赶超,招商引资放实招。汕尾如何赶超突围?就是集中力量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汕尾的落后就是经济的落后,汕尾存在的各项短板,归根到底就是经济总量小,公共财力薄弱带来的短板。近日,市委提出的基层基础建设年、项目双进会战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三大行动 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其中,项目双进是关键一招,是汕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进项目双进会战中,作出了大招商、招大商的重要举措,在去年机构改革专门设立招商引资机构投资促进局的基础上,组建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支招商团队,每支队伍25人,从市直、各县区的干部中抽调组成由此我们看出了市委、市政府大招商、招大商决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上海招商组负责人刘礼泽在出征前的表态很感人,我们期待四支招商队伍能成为新时代决胜的奇兵,在项目双进会战取得丰硕战果。当然,招商引资,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总结起来,建市以来,引进项目落地最有成效的是20162017这黄金的两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粤东西北振兴发展采取了产业共建的形式,在深圳的协助下,这一时期汕尾引进了比亚迪、威翔航空等优质企业。2017821日,省委、省政府在汕尾召开粤东西北协调发展暨产业共建工作现场会,汕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这种特区+老区产业共建的引资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值得继续推行,更让人留恋回味。其次,可开展一把手招商 充分发挥市、县主要领导一把手招商规格高、决策快、行动快、效率高的特点,使项目更落地。现实中,许多企业家很看重在投资项目落地过程中主要领导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以下定其决心。再次,还可以实施全员招商,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引进项目落地(不包括纯房地产开发)的招商人员进行奖励,把全市干部和群众的热情都动员起来,按引进项目实到投资额、投资项目强度、纳税等分类进行奖励。公职人员以重用提拔或绩效金形式激励;体制外人员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和以现金形式进行奖励。疫情之下,招商工作总体来是比较难的,但疫情终究要结束,机会属于有准备和奋力进取的人。

提高土地储备增强招商竞争力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各地招商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各类资金拥有者投资意愿降低投资行为转向谨慎投资趋势放缓这无疑为我们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带来大困难,面对这种形势,我提高企业进入产业园区的竞争力,摒弃过去先招商、后征地的思维当今态势,有大企业愿意再等一年、二年,等征地完成后再投资落户。我们要先行一步完成征地工作,做好工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对于世界500强等投资强度大、落地生产就能产生重大税收效应的企业,要通过奖补等形式实现零地价供地,为企业落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氛围增强企业落地的信心

运用优势写文章,选准招商引资路我们要注重运用自有优势,做好营销汕尾这篇文章,选准招商路径。临海是汕尾的优势,这是许多内陆城市所不具备的;海岸线长达455公里且较为曲折,这是许多沿海城市所不具备的。汕尾要围绕做好招商文章,发展海上能源、海上装备制造、滨海旅游+度假地产、海产品深加工产业、港口物流等。目前,陆丰甲湖湾一带建设集合风电和火电的宝丽华能源基地、华能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陆丰核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千亿级海洋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群在这里形成选择的就是优势。海岸线曲折,意味着存在着多处深水港湾。目前汕尾很需要建造一个大型物流港口,红海湾白沙湖湾是一个条件理想的地方,距离太平洋国际航线12海里,有发展深水码头的天然条件,又有大量缓坡地、盐碱地可供成片开发发展临港产业。正在建设的兴汕高速公路向北经兴宁进入江西,向南到达红海湾,成为广东贯通南北的二纵线,通车后建设集疏运功能的物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江西赣州等地的矿产资源向南运输可以就近找到出海口,从海上进入梅州、江西、湖北等地的矿产资源、建材等物资经过东洲港进入内地,就这个物流港的开发建设,可以寻求央企及大型企业合作。发展滨海旅游+度假地产方面,围绕施公寮半岛、田寮湾、南澳半岛一带,可以招纳二至三家大型企业综合开发,参照惠州巽寮湾、十里银滩、华润小径湾的模式,发展旅游+度假地产遮浪半岛一带的自然风光不逊于上述三个景区,海水水质显得更优,如果我们营销得好,不愁招不到大型开发商入驻陆丰金厢湾也可以参照着这一模式寻求大型企业合作开发城区则可以通过招商打造马宫现代化中心渔港,发展捕捞渔业、水产品养殖、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品仓储贸易物流,使之成为在粤东一带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渔港。当然,如果说继续发挥其他的优势,海陆丰还可以整合红色资源,串珠成链,重点打造红色文创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特色小镇,陆河可以发展建筑设计电商、青梅加工、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产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