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通讯员 陈 辚 魏孝佳系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在同事眼里,他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向上向善好青年。他始终把崇德修身、守孝道、诚信做人放在第一位,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 “百善孝为先” 魏孝佳是家里顶梁柱,也是一位孝子。2008年8月,他的母亲突然被查出肺癌,在广州一肿瘤医院住院治疗近45天。期间,魏孝佳几乎每天都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给母亲擦身、喂饭、喂药、唠家常。母亲出院时,主治医生告诉他:“你母亲很可能最多活两三年。”为鼓励母亲战胜病魔,工作之余,他最爱做的是呆在家里,陪母亲唠家常,逗母亲开心,并坚持每月带母亲到广州医院定期复检、拿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悉心照顾和治疗,他母亲的身体逐步好转,甚至能干家务活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7月,他的母亲肺癌脑转移。面对新状况,魏孝佳来不及多想,立刻向亲戚朋友借钱,带母亲到广州一脑科医院做开颅手术。医生告诉他手术的成功率只有50%、手术过程需大量用血……没等医生说完,他当即配合医生抽取了400毫升血液给母亲手术用。最终他母亲的手术获得成功,经近一年的治疗,病情慢慢好转。 不幸接踵而至,2016年秋,魏孝佳母亲又患“癫痫症”,加上动过脑瘤开颅手术留下的后遗症,导致其卧病在床,说话有障碍,生活也不能自理。2019年7月,他父亲又因血管梗塞得了脑中风,留下患偏瘫的后遗症,卧床不起。自此,他和妻子分工协作,每天为他们清洗身体、喂饭喂药,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着父母,打破了当年医生说他母亲最多活两三年的预言。 善心于行 乐于奉献 “魏孝佳是一名青年志愿者,也是一位积极分子。在就读中学、大学期间,他经常参加我们团委组织的志愿活动。虽然这些年,他因父母患病的原因,很少参加了,但只要团组织有召唤,他都会积极参加。”城区团委书记李小燕如是说。 魏孝佳打小就是有爱心的人。他父亲是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我市先进工作者,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他父亲时常教导魏孝佳,做人第一要务是修德。品质好的人,才能有爱心和奉献精神。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魏孝佳产生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影响,引领他一直努力做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在中学、大学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志愿活动,到福利院开展志愿者服务,为孤寡老人打扫房屋卫生,并积极报名,加入城区团委组织的各种社会志愿者队伍,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参加工作时,魏孝佳对自己挂驻的贫困户总是尽心尽力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获得他们的一致好评。期间,对于红草镇南汾村80多岁的五保户庄廷侄,他每月总会挤出时间,至少去看望庄廷侄一次,有时带一些水果,有时给予资金帮助。2015年8月,魏孝佳到凤山街道凤照社区走访时,了解到社区群众林妙英患病不能工作,且有一患有自闭症的10岁儿子和一正读初中的女儿,仅靠丈夫打零工一千多元的收入维持生计,生活非常困难。他立即向社区、街道、民政部门反映,经核查符合低保条件后,为这家人代办了领取低保金手续。 防控疫情 不负使命 魏孝佳是一名有理想、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好青年,并于2006年12月,在读大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支部考虑到魏孝佳的家庭情况,决定不安排他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但他主动请缨说:“我是一名年轻党员,请安排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为助力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该区人社局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帮助企业共渡难关。作为该局一名党员干部,魏孝佳结合部门职能,精心收集资料,整理、摘录了中央、省、市、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和市政府、区政府服务企业复工复产“30条”等汇集,当好单位的政策参谋,并深入雅泰隆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重点企业,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员工返岗、用工缺口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摸排掌握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就加强防控措施、保障员工健康安全、企业用工问题等进行宣传指导,助力企业用好政策,尽快复工复产。同时,为单位提供决策建议,把市区18家企业招聘的1633个岗位、所需人数、福利制成广告版,张挂到村(社区)显眼位置和部分楼盘的电梯内,助力企业招聘员工。 魏孝佳说,“虽然少了对父母和孩子关心,辛苦了妻子,但是为抗‘疫’而战,是每名党员的初心,也是一名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