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打造万亩油占米生产基地—— 海丰可塘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生动实践纪实

2020-4-13 14:58|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2163|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汕尾日报记者  林一秀

 站在观景台俯瞰,海丰可塘“五罗片”万亩油占米生产基地一片绿意盎然。      

汕尾日报记者 施辰亮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春色愈浓,海丰可塘“五罗片”万亩油占米生产基地的春耕工作已拉开了序幕。站在稻田旁的观景台俯瞰,一片绿意盎然,农户穿梭阡陌稻田间忙作,广袤绿野到处绽放着新希望。

绿色田野绽放新希望

“今年‘五罗片’区的春耕开展得早,春节前大家已经开始备耕,春节过后,农户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陆续进行插秧,疫情对春耕影响不大。油占米优质稻种植面积约一万五千亩,预计亩产量一千斤以上。” 海丰县中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鸿生告诉记者。中禾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于20106月,是一家集水稻种植、销售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全程机械化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可塘镇地处黄江流域中游、地势平坦、良田成片,拥有种植油占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海丰县传统农业大镇和粮食生产基地。镇内罗东、罗西、罗南、罗北、罗山、黄厝港等12个行政村概称“五罗片”,万亩油占米生产基地就在这里。

近年来,可塘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发展油占米产业,培育出了一批油占米产业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让企业、基地、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实现机制联结、利益共享,助推油占米品质、品牌双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目前,该镇油占米种植面积3.11万亩,总产量3.2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4.8亿元,已发展成为海丰县油占米产业核心区。

基地实施“五个统一”

农产品好不好,品质是关键。提升稻谷品质,首要选对品种。“合作社前几年开始对油占米品种进行引进、试种、筛选,目前‘美香占’‘莲香丝苗’‘中隆丝苗’‘香雪油占’等品种适合片区种植。”林鸿生说。近年来,合作社在米业龙头企业中荣农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加强与本地农业部门和省相关专家对接联系,成立了优质稻培育基地,并通过培育基地种植出高品质的油占米品种。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种植合作协议后,统一向农户供应这些优质种子,同时还提供种植技术服务,从育秧、插秧、肥水管理到收割等环节,全程统一采用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服务。

“以前粗放型的耕作模式就是把种子给农户,农户留种自行种植,最后出产的稻谷品质会发生变化,销售的价格也不理想。现在,农民出劳力和土地,我们出种子和技术,从源头的种苗、土壤到技术管理、加工再到品牌打造提供‘一条龙’服务,精准与农户进行长期合作,保证油占米品质稳定。”林鸿生告诉记者。油占米生产基地实行“五个统一”工作措施,除统一品种、技术外,还包括统一防治,即统一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及物理防控技术,有效防治农业生病虫害;统一指导,即统一派出技术人员到加盟农户进行田间管理技术服务和指导使用配方肥;统一购销,即对加盟农户产出油占米统一按照签订协议进行收购和加工。这样一来,农户等于吃下定心丸,不用担心稻谷品质差,也不用自己跑销路,只管安心种大米。

改良土壤  优化种植环境

好环境才能种出好稻谷,种植环境优劣影响着油占米的品质。打造农业净土,还原农产品本色,也是保证稻米品质的“秘诀”之一。“在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下,我们在可塘镇开展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将回收任务下达到可塘镇7个有资质的农药零售店,由零售店回收卖出去的农药包装;同时还利用无人机定时在基地各区域进行监督,提醒农户使用完农药后,自觉将农药包装瓶送回农资零售店进行回收,避免包装废弃物对稻田土壤、水质及农村生活环境造成污染。”林鸿生介绍,基地还在土壤改良上下功夫,“市农业农村局在这里设置了土壤改良项目示范区,把稻田收割后的秸秆进行粉碎后还田;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回收稻秆,把稻秆进行腐熟高温杀毒后作为有机肥肥田,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

销量高了  农户笑了

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去年,可塘镇荣获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水稻专业镇称号,稻田里的“供给侧改革”,在大幅提升可塘油占米品质的同时,也打出了品牌,油占米销量高了,农户笑容也多了。

“以前农户都是单打独斗、靠天吃饭,许多农户出了稻谷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价钱也被一压再压,收入不高。现在,农户拿了我们的种子种出优质稻谷,公司以比市场高出10%15%的收购价向他们统一收购稻谷,帮助农户实现了增收。”林鸿生称。

罗南村的林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于“五罗片”探索出来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新路子,他非常支持。“合作社成立后,我们的亩产有很大提高。以前耕田都是我自己留种,稻种五花八门,卖的价钱不高。现在统一给我们提供了种子、化肥等,优质种子种出的大米煮出来喷香,大家都喜欢,价格也就卖得高了。”林伯高兴地告诉记者,“合作社每百斤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了近15元,以前亩产800900元,现在能达到15001600元,对农民来说是大大增加收益。”

在中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碾米机、去石机轰轰运作,经一道道加工工序后,晶莹透亮的米粒从机器倾泻而出,一袋袋大米整装待发,将送往各地、摆上餐桌。作为本地的龙头米业公司,该公司统一收购农户的油占米稻谷,在厂区加工后进行销售。公司大米加工副总经理潘一峰说,他们的油占米集中于省内销售,以汕尾本地为主,日销售量1040吨,年销售量2万吨左右。

聚焦油占米产业,可塘镇正谋划构建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销售流通体系、紧密利益联结的产业集群。项目建成后,全镇油占米产业链条将更为完备,油占米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5亿元,油占米产业加工产值与油占米产值之比达2.3:1。产业发展还将同步带动500户以上周边农户,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为达成目标,补齐加工仓储和可塘油占米品牌短板,该镇布局了四大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在罗山村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在仓前村、罗山村打造烘干、加工、仓储一体化中心建设项目,在全镇进行科技培训和品牌建设,项目承担主体由发展意愿强烈、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实力的经营主体组成。

“下一步,我们还考虑在片区打造农旅结合。”林鸿生满怀希望,表示他们将在保证油占米品质的前提下,引进鱼稻、鸭稻等种植模式,发展田园观光旅游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