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一颗红心跟党走—— 海丰县附城镇革命遗址印记

2020-3-30 09:36|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4332|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在首批省定红色革命遗址中,海丰附城镇有五处遗址入选。近日,记者在镇干部带同下,瞻仰了部分革命遗址。

大山脚农民自卫军、赤卫队队部旧址

大山脚农民自卫军、赤卫队队部遗址位于附城镇新山村委会二村吕姓老七房祖祠。

19253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胜利进入海陆丰,在周恩来和彭湃努力下,海陆丰成立农民自卫军,大山脚村(现新山村)也成立村农民自卫军,吕培琪、吕培杰、吕祖式、吕培壮等50多人加入农民自卫军,吕培壮任自卫军队长,队部设在七房祖祠。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海陆丰人民发起三次武装起义,吕培壮带领大山脚村自卫军参加武装起义,参与进攻县城的战斗。192711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立,按照苏维埃政府的统一要求,大山脚村农民自卫军改为赤卫队,吕培壮任赤卫队队长,队部仍设在七房祖祠。之后,吕培壮带领赤卫队跟敌人作战,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战死或被捕牺牲,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鹿境乡大山脚村农会旧址

鹿境乡大山脚村农会旧址位于附城镇新山村委会二村义平社,系当地村民公租社馆兼作粮仓。

1922年冬,彭湃和其妻子蔡素屏(原鹿境乡人)深入到鹿境大山脚村(今日新山村)宣传农运,利用“义平社”不被人注意的特点,在此秘密开展活动,新山村的吕培琪、吕焕标(时任海丰中学校长)、吕祖式、吕铭珍、万维新等积极参与宣传发动,不久在大山脚村(新山村)组织成立了村农会,吕培琪任会长,会址初设在“义平社”,后来群众纷纷响应,农会迅速发展,全村拥有会员近500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吕培琪带领大山脚村农会会员积极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为村农民争取合法权益。大山脚村农民自卫军和赤卫队成立后,“义平社”又被作为自卫军和赤卫队存放枪支、弹药的仓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