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一假期第一天, 当我们享受假期的闲暇, 却有人默默坚守着岗位, 为这个城市快速发展挥汗如雨。 他们,是电网建设劳动者; 他们,是平凡的劳动者; 他们,是新时代的建造者; 他们,构建成这个城市最坚韧而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这个节日里,汕尾220千伏东涌变电站工程、汕尾110千伏星云至马田II回线路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中。在城区东涌镇、海丰赤坑镇、陆丰、陆河等地,随处可见到这些电网建设者。下面,我们一起走进110千伏星云至马田II回线路工程。 2018年8月22日,110千伏星云至马田Ⅱ回线路工程正式开工! 该工程是目前广东省“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内的重点建设工程。 工程背景: ▶省政府、省发改委督办各地市政府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项目。 ▶提高陆河县境内的供电能力、保证陆河工业园区的用电需求。 ▶线路全长34.66公里,新建铁塔101基,途径陆丰市、陆河县两个县区。 工程亮点: 1、突破常规,为客户创造价值 目前,陆河县只靠一回110千伏星马线为主供和一回110千伏南公线为备供的薄弱网架,全县停电风险系数非常高。对此,广东电网汕尾供电局投资新建110千伏星马Ⅱ回线路以缓解目前陆河县的电网风险。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非必要的塔基占地,本次新建的星马Ⅱ回线路有28.33%的架线段利用现星马线铁塔进行同塔架设。 汕尾供电局建设、生产、调度专业部门提前谋划,以”迎峰度夏前完成停电架线“为目标,优化施工方案,突破常规架线方式,集中施工力量(施工高峰达214人),紧急调配导线供货,严控工程安全质量,最终于3月19日至4月3日提前完成了停电段架线施工。 2、党支部联动“亮剑”督查施工现场安全 根据星马II回线路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地形复杂、施工点多面广的特点,汕尾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党支部、安全监管部党支部、陆河河口供电所党支部和陆丰城东供电所党支部联动“亮剑”,一同对N113、N114、停电架线、跨越高速公路等重要作业点进行安全生产督查,全程指导现场作业安全和控制施工节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四步法”、“八步骤”、 “安全文明施工”的执行力度,发挥了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党员身边无事故。 3、高要求施工,高标准品控,高效率验收 汕尾供电局将110千伏星马Ⅱ回线路工程定位于“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以“零缺陷”移交为目标,施工管理采用“7S”精准化管理,严格执行“WHS”质量控制,引入专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建设与生产联动机制,项目建设采用分部验收、随工验收的方式,在紧张的停电架线施工中实现了验收“一次过”的首例,同时借助本次停电施工契机,着手梳理验收启动若干关键节点和管理机制,为今后工程建设做下铺垫。 4、人文关怀,业主工会慰问施工现场 本工程新建铁塔101基,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周期刚好跨越春节和清明等重要节日,施工人员取消返乡,奉献于汕尾电网的建设。3月21日,汕尾供电局派出工会慰问组到达工程施工现场,对奋战在炎炎烈日下的施工人员进行了慰问,传递了各方的关怀和问候,在工程进入全线收关之时,再次吹起了“攻坚”的号角,给各参建单位奠定了最后冲刺信心,确保工作圆满投产,满足区域用电需求。 攻坚克难: 1、发扬钉钉子精神协调塔基占地工作 围绕汕尾市重点项目建设目标,陆丰市和陆河县政府高度重视星马II回线路的建设,组织所属行局和相关镇政府主动与供电部门开展塔基的占地青赔工作,三个月内完成了101基塔基的交地工作。特别在开展N40铁塔(位于河东镇后陂村)占地定位时,由于铁塔占地刚好处于民居密集区附近,村民对塔基的位置产生了安全距离的疑问,意见颇为强烈,施工无法顺利实施。----项目征地协调小组负责本区域的苏文哲同志和郑培峰同志,以和谐建设,合规合法为前提,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多次给村民普及工程的建设意义和线路的安全技术标准,两位同志发扬钉钉子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用真诚打动了村民,完成了该铁塔的交地,为工程的投产打入“定心针”。 2、多方协调,做好物资保障 该项目的紧急建设要求每基铁塔从基础交地到基础具备铁塔组立条件时应控制在30天左右(这也是铁塔从图纸确认到生产供货的最紧时间),而铁塔生产供货期为3个月,也导致了本项目101基铁塔紧急供货难题。为保证所有塔材能按时到货,汕尾供电局物流中心专人进驻厂家监造,对厂商的原材料储备情况进行核查,对每一基铁塔的生产日期进行倒排供货计划和跟踪确认,打通施工现场与塔材厂的沟通渠道,确保每一基铁塔按计划时间到货。 特别是在GN114号塔材出现无法正常组立时,汕尾供电局物流中心张蔚昕同志利用建立联动平台第一时间组织项目中心、施工单位、监理及厂家进行排查处理,及时地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提前对铁塔主材的尺寸及孔距进行测量,确保主材尺寸与加工图纸一致,确保组塔万无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