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时间即将进入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即将拉开,据统计,今年将有超过千万考生迎来“人生大考”。 除此之外,从6月1日起,修订后的《公务员法》将实施、小汽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小型汽车驾驶证异地分科目考试、多省份高温津贴陆续开始发放……一批新规的落地,将影响你我生活。 资料图 黄威铭 摄 修订后的《公务员法》将实施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201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中组部负责人介绍,新修订的公务员法调整完善公务员职务、职级等有关规定。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改造非领导职务为职级,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领导职务与职级的任免、升降以及与此相关的条文进行了修改。 新修订的公务员还调整充实了从严管理干部有关规定,增加了加强公务员监督和公务员应当遵守的纪律等规定,修改完善了回避情形、责令辞职、离职后从业限制等规定,增加了在录用、聘任等工作中违纪违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此外,新修订的公务员法还健全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加强了对公务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并根据公务员管理实践需要,对分类考录、分类考核、分类培训等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对公务员考核方式、宪法宣誓、公开遴选等方面作了修改。 同时,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也将于6月1日起施行。 资料图: 大批车辆行驶在南京绕城高速上。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机动车有大变化! 今年5月,公安部推出10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措施,包括5类业务“异地通办”、5项服务“便捷快办”,将于6月1日起推行。 ——小汽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 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在全国范围内任一地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无需再提交居住登记凭证。港澳台居民可以凭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在全国范围内任一地申领。 据估算,这项新政每年将惠及新考领驾驶证1200多万人,补换领和审验驾驶证370多万人次,仅交通费一项就可为群众节省200多亿元。 资料图 拾冠之 摄 ——小型汽车驾驶证异地分科目考试 申请人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期间已通过部分科目考试后,因工作、学习、生活等需要居住地发生变更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申请变更一次考试地。申请人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至现居住地车辆管理所申请继续参加其他科目考试,已通过的科目考试成绩继续有效。 资料图:机动车行驶在北京朝阳区东三环附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0个城市车辆转籍信息可网上转递 6月1日起,120个城市车辆转籍信息可网上转递。新政落地后,有利于缓解车主和车辆两头跑,往返周折多、周期长、成本高等相关问题。 此前,2018年6月,公安部在南京等15个城市试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此次改革,公安部将扩大试点范围,再增加105个试点城市,包含了全部的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和计划单列市。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摩托车全国通检、6年免检 6月1日起,申请人可以在摩托车使用地直接检验,申领检验合格标志,无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方便群众就近检验。同时实行新登记摩托车免予检验,对新注册登记6年以内的摩托车,车主仅需在第2年、第4年、第5年分别按期领取。对注册登记超过6年(含6年)的,仍按规定每年检验1次。 资料图:航拍南京江北一处废旧机动车报废点。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落地 6月1日起,《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 《办法》适应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规定拆解的报废机动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备再制造能力的企业予以循环利用,消除了报废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法律障碍。 同时,《办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回收企业如实记录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等主要部件的数量、型号、流向等信息并上传至回收信息系统,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资料图:合肥市民在共享单车推荐停放点取车。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共享单车押金退款周期不得超过两个工作日 近年来,“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快速发展,但同时,运营企业责任意识不强、用户资金安全风险凸显等问题也被社会关注。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对用户资金收取方面,办法提出,运营企业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确有必要收取的,应当为用户提供运营企业专用存款账户和用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两种存管方式,供用户选择。同时,为减少个人资金损失,办法对用户的押金和预付资金收取规定了限额。 办法还明确了押金最长退还期限。汽车分时租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押金最长退款周期分别不超过15个工作日、 2个工作日。 资料图:走出考场的考生 刘玉桃 摄 高考大幕即将拉开 请查收这份“温馨提示” 6月7日,2019年度的高考大幕即将拉开。根据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将有超过千万考生走入高考考场。 考前和考试期间,考生应注意饮食安全,饮食应当以蔬果为主,同时注意丰富食物种类,并适当补充瘦肉类食品。另外,考生要减少太剧烈的体力活动,注意补充水分。 高考前,如果发现身份证丢失,考生本人应立即到公安部门补办;若准考证丢失,应联系户籍所在县(区)招生办,县(区)招生办有应急解决方案。 此外,为了避免考试迟到,考生可在考试前熟悉考点所在位置,科学合理设计出行方式及路线,提前安排出行时间,最好每科开考前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考点。
相关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