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汕尾海丰“便衣卫士”王树立积劳成疾病情危重:“病治好了我再继续抓贼”

2019-4-23 14:18|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4311| 评论: 0|来自: 南方法治报

摘要: 刚完成一次手术的王树立(左)介绍自己的治疗情况。南方法治报记者 欧汉华 摄王树立(左一)抓获犯罪嫌疑人现场。警方供图猪年正月下旬,古邑汕尾市海丰县浓郁的春节喜庆气氛尚未消退,而在该市人民医院重症病房监护 ...


      刚完成一次手术的王树立(左)介绍自己的治疗情况。

南方法治报记者 欧汉华 摄

       王树立(左一)抓获犯罪嫌疑人现场。警方供图


       猪年正月下旬,古邑汕尾市海丰县浓郁的春节喜庆气氛尚未消退,而在该市人民医院重症病房监护室里,一名双眼紧闭、昏迷不醒的男子,牵动着成千上万人的心。

      2月25日晚,海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王树立,因长期积劳成疾,加上春节期间高强度安保工作导致病情突发,倒在工作岗位上。闻讯赶来医院探望的同事看着插着呼吸机导管和透析血管的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平日生龙活虎、从警21年破案无数的海丰“便衣卫士”王树立。



病榻前的感动

     2 月21日,海丰县赤坑镇发生一宗入室盗窃案,王树立负责带队开展侦查工作,经连日走访及追踪,于2月24日晚将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周某抓获。经通宵达旦的审讯,直至2月25日晚,王树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但由于连续几日的高强度工作,王树立忽感身体不适,家人见状马上将其送往汕尾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并治疗。

     经医院检查诊断,王树立患有慢性肾脏病5期、高脂血症,双肾已萎缩,鉴于病情危重,收进该院重症监护室治疗。

   “此病因积劳成疾而来,换肾是唯一的根治办法,但费用需100万元左右。”医生告诉王树立的妻子郑美清。

      悲伤与无奈总是如影随形,对于王树立这样一个仅靠工薪维持全家生计的家庭来说,100万元无异于天文数字。夫妻俩只能私下商定卖掉家中唯一的二手房,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就在王树立一家笼罩在悲伤与无奈中时,3月2日,海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冯建青来到王树立病榻前,双眼饱含泪水,攥住他的手说:“我代表县政府、公安局党委来探望你,希望你养好身体,早日回归工作岗位,经济上的事情你不必担心……”

     一席感人肺腑的话语,令这名多年来无数次与歹徒面对面搏斗,即使面对生命危险也毫不畏惧的铁血男儿留下热泪:“请领导放心,等我病好了再和兄弟们一起抓贼。”

    王树立的病情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省公安厅、汕尾市公安局及海丰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各级领导均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关切和慰问。



鏖战23小时擒获杀人凶徒

      对于一线侦查民警来说,侦查破案是衡量工作的“标尺”,海丰县城地域广、人群流动性大,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锁定目标,王树立经常打破常规休息时间,没日没夜“蹲点”,一干就是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饿了啃块面包、累了在街边眯一眯已是家常便饭。

     2018年5月19日凌晨,海丰县梅陇镇辖区发生一宗故意杀人案。王树立带领民警开展案件侦查工作发现,5月18日晚,死者梁某梅从该镇某面包店打工返回其租住处时,被其前夫黄某雄尾随。双方因争吵而情绪激化,黄某雄遂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杀死受害者,后驾驶摩托车逃离现场,下落不明。

     王树立立即循线追踪嫌疑人去向,在农村地区缺少监控和目击证人的情况下,凭着多年工作经验,追踪到黄某雄停放在其父母坟前的摩托车,同时精确锁定犯罪嫌疑人藏身范围。当晚,根据王树立侦查所获取的线索,海丰县公安局组织警力对附近区域进行封锁、围捕,经23小时连续奋战,终于将犯罪嫌疑人黄某雄抓获。

   “在兄弟们心目中,王队是一个精力旺盛、雷厉风行,办起案来‘玩命’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常常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与战友并肩作战,每每遇到危险,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与王树立共事多年的民警陈浩这样评价他。



潜伏近60昼夜捣毁“毒窝”

      2016年5月24日,海丰县公安机关经工作掌握到一涉嫌制毒窝点的线索,对制贩毒犯罪触觉敏锐的王树立自然又成为主力干将。在历时近2个月的侦查中,王树立一直活跃在走访群众、排查制毒窝点的最前线,最终与专案组成员确定了制毒窝点的确切位置。

      同年7月17日9~19时,王树立与专案组成员一道潜伏在鲘门镇一座大楼的阳台上,忍受烈日煎烤和饥饿,不间断观察制毒窝点情况。19时许,王树立与专案组成员在朝面山养猪场抓获正在制毒的犯罪嫌疑人叶某、管某,现场缴获液态半成品冰毒约332公斤和制毒工具一批,同时在鲘门镇某饭店抓获犯罪嫌疑人蔡某、伍某、孙某,在蔡某家缴获疑似冰毒约20公斤,随后又马不停蹄赶往汕尾市区将另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至此,该制毒案圆满告破。


侠骨柔情的便衣警察

      2015年10月28日下午,城东镇一名母亲带女儿到某药店配了5剂清热解毒的中药。当晚药店在检查药材时发现,因当时配药的人太多,药剂师不小心在每剂药中错配了10克含有毒性的中药生草乌。店主意识到事态严重,于是拨打110求助。

     获悉情况后,海丰县公安局指令务必在当晚找到买药者,追回“毒药”。

     随后,在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介上出现了紧急寻人消息,王树立带领的便衣队员也承担起这份与“死神”赛跑的工作任务,在城东镇区域迅速开展调查走访,全力搜寻这对母女的踪迹。

    当日23时45分,王树立等民警从数百个视频监控中,捕捉到涉事母女骑乘摩托车出现在城东镇某小区的画面,并从数千辆摩托车中找到了她们驾驶的摩托车,确认了其住址。

    次日0时46分,王树立敲开了已入睡的买药者家门。经询问,18岁的小董是该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因近期出现身体燥热症状,便在母亲陪同下前往药店抓了5剂清热解毒的中药,拟次日清晨再行煎煮,带往学校服用。当小董母亲得知事情原委后感激地握住王树立的手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女儿就危险了。”



“做事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王树立的父亲也是一名警察,他自幼便耳濡目染父亲疾恶如仇、惩凶除恶的豪情,于是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跟父亲一样的好警察。自穿上警服那天起,他处处以父亲为榜样,把为群众服务作为最高追求。

     熟悉王树立的人都知道他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清贫——妻子是家庭主妇,孩子在念中学,母亲常年患病吃药,全家的生计只靠他的工资收入维持,一家四口挤在只有60余平方米的公安局老宿舍。他常跟妻子说:“作为警察,就要甘于清贫、恪守底线,不能徇私枉法,咱们做事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这是王树立的口头禅,也是他办事的行为准则。说起王树立的工作作风,他身边的同事无不竖起大拇指。

      2015年6月,在查处一宗偷盗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为减轻处罚,托王树立的朋友捎去一个“红包”,但被王树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一名“忘”了家的警察

      无情未必真豪杰。王树立有着对公安事业的忠诚与至爱,却也有对母亲、妻子、儿子深深的眷恋与亏欠……

      王树立说,妻子自与他结婚以来,一直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他的母亲已70多岁,患有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且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住院治疗、检查是常有的事,但为了他热爱的公安事业,妻子用柔弱的肩膀一把扛起了照顾老人、孩子的家庭重担。“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和妻子相濡以沫,但对他们,我有太多的无奈、不安和亏欠……”谈起家人,王树立动情地说。

       2014年3月21日,王树立的儿子因突发急性播散性脊髓炎,被送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治疗。治疗期间,王树立一边陪护儿子,一边通过电话与同事联系互通案件侦办情况。郑美清看在眼里,她理解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执着:“你回去吧,一大帮兄弟等着你破案呢,孩子你就放心交给我。”面对妻子贴心的劝解,王树立满怀愧疚,但还是选择在孩子住院第二天回到了工作岗位。

    “我的丈夫是警察,我要多理解、支持他的工作。”当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询问王树立为何整天不在家时,郑美清总是这样回答。是啊,他在家的时间太少了:母亲生病,他不在身边;孩子住院,他只陪护一天……儿子有时会埋怨爸爸太不顾家,郑美清这样告诉他:“你的爸爸是警察,他是为了群众一直奔波在路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