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城市书画】十八罗汉神韵图 —— 黄海涛

2019-9-6 15:32|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40843| 评论: 0

摘要: 欢迎关注“汕尾城市在线网”公众号

             1965年出生,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人;

              碣石湾文学社理事;

              碣石湾书画社理事;

                 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简介:

    1984年进修舞台美术,经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授著名书画家陈荣琚老师授课和指导、师承天津著名女书画家孟昭丽老师。擅长国画人物画。作品曾得到人物画美术大师杨之光老师的赞赏。其作品多次在报刊艺术杂志发表及参展,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和收藏。代表性作品有《十八罗汉系列》、《情系凤凰系列》、《古镇岁月系列》等。出版有《黄海涛画集》、《美术世界》出版个人专刊。


作品展示:

十八罗汉神韵图

天津著名老书画家 李克玉 题字


看门罗汉


长眉罗汉


静坐罗汉


沉思罗汉


芭蕉罗汉


欢喜罗汉


托塔罗汉


举钵罗汉


开心罗汉


布袋罗汉


挖耳罗汉


坐鹿罗汉


骑象罗汉


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




过江罗汉




笑狮罗汉




探手罗汉



画十八罗汉是一次“参禅悟道” —— 黄海涛

   自元代至今,十八罗汉称谓已极为普遍,古今甚多禅寺主典多有十八罗汉之造像或画像,如唐代的卢楞伽、五代的李升、张元、贯休、明代的丁云鹏等,都以此为材作罗汉画,从而名噪一时。

   见到一些当代画家所画的十八罗汉,颇感在造型上没有考虑每位罗汉的身世以及对应的形象,一样的面孔、同样的造型,多随意之作,总有意犹未尽之处。于是,触发了我跃跃欲试画《十八罗汉》之想法。

   我画十八罗汉系列,在网上观阅了许多佛寺供奉的雕像和历代罗汉画、壁画和传记资料。查阅了《中国佛教诸神》、《佛教典故》、李耕《千姿百态画十八罗汉》等资料,及对卢禺光先生的《一百僧佛图》中的罗汉部分的观麾,加深了我对罗汉的体会和理解……。

   十八罗汉系列组画,从构思至整个系列完成历时二年之久。我画,十八罗汉想赋予每位罗汉古印度诸国地域人种的特征,既然证得罗汉果位的佛教高僧,形貌定然要超凡入圣,异于常人。但实际画十八罗汉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十八位尊者同时出现在一个系列里,以各罗汉的身世和性格,十八位罗汉图心然形象各异,因此,每个画面都要求有不同的意境和思想,做到造型不重复、形象不雷同实在不易。

   二年的创作断断续续进行着,几经易稿也毁稿无数。每一幅画都是以工为主小意结合的表现手法、力求用传统笔墨赋予每位罗汉应有的形态与神韵、色彩吸收了中国壁画的基调。同时,采用西画的光影艺术处理方法。令他们的外在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因此,无论在人物的面部表情,还是刻画衣纹上,方使不同的罗汉的个性更加突出,这种再营造,寄予着我融入其中的感情、思想和追求。整个系列在浓重的墨彩中,显现出了中国画的韵味,让绘画艺术和佛教文化很好的一次交会。

   在背景的搭配上;第一次大胆选用排刷,用一些不同节奏的大笔触,活泼地用笔和造势有机的融合一体,使画面具有强烈冲击感。流动的产生了一种鲜明对比,不同与以往画这类题材的处理手法。当时,北京著名艺术家、导演、学者--- 田涌先生观看此画时称:“用排刷,有胆!牛!” ,这便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形象塑造上的一些想法。至于语言选择上,我将这十八位尊者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虽然各自一体,但不散能聚。并且追求其历史的、沉雄博大的气势。从画中反映我的内心追求,体现我对佛教境界的理解和感悟。

   在当代艺术语境被某种浮噪焦虑感所折磨的今天,我在寻找属于我自己的绘画语言,我自信我有自己的精神谱系。因此,在我画十八罗汉的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线条和色彩带给我的快乐!也成就了我对这个一题材的倾情和凝视。

   这组罗汉造像衣纹流畅、形态各异、胡貌梵神、曲尽其志,我边画边看,着实喜欢,它是一种不自觉的“妙道”,透露出现实中我内心的另一种境界与另一种诠释。正如佛家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是有限,而“情”却是无限的……。

   其实画十八罗汉过程,是我一次的“参禅悟道”。 

   在此,特别感谢天津老书法家李克玉老先生为十八罗汉图题字。笔意未尽之不足,还期望诸位斧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