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休渔期长达三个半月,在这段时间里,爱吃海鲜的人怎么过?“休渔期前,市场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大,我们提早进行了预判,通过鱼塭养殖海产品,因此休渔期间我们也还有海鲜。”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浪清村副书记徐泽思说。 浪清村地处马宫街道辖区内中心位置,属沿海的沙质地形。该村以浪清湖而闻名,湖泊处于黄江、丽江和大液河三江交汇处,是这些江河的出口之一。湖水清澈,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众多野生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湖底则生长着众多贝类,包括钉螺、蚶苗和贝壳等,这些贝类可供村民们下湖进行捕捞。浪清村的浪清湖既是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源,也是一个齐聚野生动植物的秀美景点。 而鱼苗孵化是浪清村的特色传统产业。在浪清村的水产养殖地里,养殖池以区块整齐展开,小鱼苗在清澈的水里悠悠游弋,部分净水装置在运行。徐泽思介绍,该村有1100亩鱼塭,而这些鱼塭毗邻海边,鱼塭里的水来自长沙湾海口海域自然海水,是天然的咸淡水交界处,养殖池里保持活水养殖,海水经过滤后才进入养殖池,水质优良,非常适合养殖海产。 “虽然处在休渔期,但我们可以自己养殖鱼、虾、蚶、蟹、蚝、沙白等海产品。”徐泽思说,浪清村民历来靠湖海谋生,多年前村里将1700多亩良田“推田建塭”,搞起了精养虾池,从此,养殖业相当发达。湖内还有村民的蚝町、蚶町、土温等,他们养殖出来的海产品的质量、品质、口感、味道、风味远高于在纯淡水或纯海水中养殖生产出来的。 近年来,浪清村根据自身产业基础,瞄准市场调结构,推动以水产育苗业、养殖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渔业发展,引领渔民转产转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村130户养殖户都掌握和采用了粗养、培苗、吊养、寄养、混养等养殖技术和方法,特别是娴熟地掌握鱼、虾、蟹同池混养的新技术,把种类搭配、投饵打氧、池水咸度和产前消毒、产中避害等技术运用得淋漓尽致,大大地提高了海养整体利益。 同时,全村还筹集了105万元资金把1250亩虾池改造成“金枪鱼养殖池”,创造了年亩利润产值6000多元的高产值,现代渔业成为渔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南方+记者】彭骏 南方日报、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