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今天,我们为海陆丰人正名

2023-5-16 07:18|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7278| 评论: 0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尽在汕尾城市在线

——你是哪里人?

——海陆丰人。

不熟悉广东的朋友拿着地图满世界找,必然会产生疑问:海陆丰,到底在哪里?

向外地人介绍“海陆丰”时,广东人常常会跟一句在岭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俗语: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海陆丰,实际上是汕尾的别称。

品清湖上鸟瞰汕尾市区。资料图片品清湖上鸟瞰汕尾市区。资料图片

以雷公比拟汕尾,大有意味。过去一段时间内,汕尾曾存在涉毒、造假、走私等治安问题;这句俗语背后,是人们对汕尾民风彪悍、环境不好、发展滞后的印象。

如果你单凭一句俗语就给汕尾下定义,那就OUT了。如今,汕尾已成为全省最安全和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治安环境和发展面貌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

有汕尾文化专家研究认为,其实“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一直被误读。它的原义是称赞海陆丰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本性。

此话怎讲?让我们从头说起。

“广东第一狠城”的往事今朝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在广东提起这句话,从20岁青年到70岁老者,脸上大半露出会心一笑。

对它的具体解读,虽然千人千面,但总归离不开“勇猛、尚武”等描述——

“说以前汕尾治安环境不好,民风比较彪悍,流传了几十年了。”(今年已七旬的广州市民陈伯)

“俗语话: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大胆,自强,从山的特质就能看出。”(微博网友@-花泽豪) 

“‘惹不起’,对不公不义的事情,敢站出来拔刀相助。土匪、小偷、强盗,听到海陆丰人都要退避三舍。”(网友“果果就是爱生活”)

不少人对海陆丰的印象,来源于媒介。

2019年,电视剧《破冰行动》登陆央视,这部剧的故事原型,就是2013年发生在陆丰市博社村的“雷霆扫毒”行动,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和77个制毒工场被彻底摧毁。

电视剧《破冰行动》,改编原型就是海陆丰扫毒行动。电视剧《破冰行动》,改编原型就是海陆丰扫毒行动。

的确,在追求发展的一段时期,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汕尾率先受到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

“此前,走私、制造假币、制贩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一度让汕尾背上了治安不好等负面名声。‘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悄然变成形容汕尾治安环境较差的贬义语。”汕尾文化研究专家,《城市观察》杂志社原社长、总编辑魏伟新说。

魏伟新回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某电视节目在评论汕尾治安环境时,曾引用“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当时电视节目影响很大,客观上推动了这句话的传播。”

治安问题曾经“全省闻名”,让这座粤东城市承受了形象受损、发展受阻的苦果。

博社村曾经荒废的土地如今变成良田美池,村里整洁干净。 记者 罗一飞 摄博社村曾经荒废的土地如今变成良田美池,村里整洁干净。 记者 罗一飞 摄

如今,汕尾治安环境和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2年,汕尾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从几年前的全省排名靠后跃进至全省第17位,实现“砍尾”;

今年2、3月,汕尾召开各类产业招商会引进项目48个、总投资841.9亿元。

东接汕头,西到深圳,毗邻港澳,加之拥有全省最多的海岛数、全省第二长的海岸线,汕尾文旅市场火爆,今年春节黄金周,汕尾共接待游客794.45万人次,已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

一声春雷乍响,客商、游客们奔向海陆丰的场景,成为这句民谚新的注脚。

博社村摘下了“中国第一毒村”的帽子。“博社村已从毒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获新生。”博社村村党委书记蔡龙秋说。

汕尾市区善美广场栈道。彭文昌 摄汕尾市区善美广场栈道。彭文昌 摄

你所不知的海陆丰历史名篇

让我们回到“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俗语,它是如何传播开来的?

背山面海,位于广府、客家、潮汕地区之间,汕尾在地理和文化上自成一派;

台风等如“吃饭饮水”,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汕尾人开放包容、敢闯敢干的典型“海洋型”性格。

“汕尾人可能天生具有敢闯敢干的基因。”魏伟新说,“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最早是褒扬汕尾人性格正直果敢,像雷公一样。

如同与此相近的一句俚语“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是说舅公在亲戚中地位高、说话权威,也无贬义。

雷公,也就是雷神,在海陆丰人眼里,雷公是个主持正义、除恶扬善的神,地位崇高。图为南阳汉画《雷公虎车图》。雷公,也就是雷神,在海陆丰人眼里,雷公是个主持正义、除恶扬善的神,地位崇高。图为南阳汉画《雷公虎车图》。

《山海经》里描述“雷神”的形象,“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东汉王充《论衡》中则将雷神形容为一位“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的力士。图为北齐娄叡墓壁画中的“雷公”。《山海经》里描述“雷神”的形象,“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东汉王充《论衡》中则将雷神形容为一位“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的力士。图为北齐娄叡墓壁画中的“雷公”。

那为何将海陆丰人比作雷公?

专家考据,这主要来自明史相关记载。据明末冯梦龙《智囊》一书(明版孤本卷八第306页第28章节)记载:

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汕尾沿海地区,因当时北方官军不习水性,未能取胜,而当时海丰辖地碣石本地土著兵力习水性、知地形,联合官军在碣石大德港一战大败倭寇。捷报送到京城后,嘉靖帝大喜,说道:“有如春雷贯耳,海丰也!”

海陆丰作为海防前线,在历史上留下不少传说。海陆丰作为海防前线,在历史上留下不少传说。

“明朝海丰包括今天的海陆丰地区。‘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一说便源于此。”魏伟新说。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吴水田也认为,很大程度上,雷公一说和明朝时期海陆丰人英勇抗击倭寇的历史有关。

“明朝时,汕尾是海防重镇,《明实录》中有‘海丰大捷’的记载,此战中当地人积极参与抗倭斗争。由此可见,海陆丰人民一直就有忠勇爱国、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品质。”

千年过去,这里走出过许多名人。

革命先烈彭湃、杨其珊、彭桂、郑振芬,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黄旭华,我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

海丰红场。海丰红场。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1278年,在如今的汕尾海丰五坡岭,南宋一代名臣文天祥遭元军袭击,自杀未遂被俘。

元军将文天祥押送到潮阳元帅府张弘范处,喝令他跪拜。文天祥傲然道:“能死不能跪。”

他被拘在船上,途经零丁洋。浩瀚的大海波涛起伏,托载着已知的悲壮,走向未知的终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留下的名篇《过零丁洋》,是这位忠贞不屈的民族英雄一生最好的写照。

伶仃洋。伶仃洋。

汕尾市社科专家、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翁烈辉认为,汕尾人“忠勇爱国、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追溯到文天祥。

在汕尾海丰县五坡岭旧址,如今还有文天祥纪念公园,汕尾人从文天祥身上受到鼓舞,这种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影响至今。

海丰文天祥公园。海丰文天祥公园。

走出“地下”的海陆丰令人惊艳

汕尾从不缺胆识和勇气。

海陆丰革命老区是党领导的最早的大规模农民运动重要发源地、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

英雄的海陆丰人民敢为人先,也拒绝“躺平”。

此前,由于治安环境问题,客商对投资汕尾有顾虑,汕尾经济总量多年一直排在全省倒数第二。

一位长期负责汕尾招商工作的官员回忆:“七八年前,我们到广州找乡贤回乡投资,对方听后连连摆手,说‘捐钱可以,投资就免了’。”

以前汕尾小部分人铤而走险,导致出现治安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经济长期落后。这也与汕尾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交通条件有关。”广东省社科院汕尾分院副院长、教授燕雨林说。

汕尾地处珠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之间,此前对外交通设施落后,没有享受到两大经济圈发展红利,导致汕尾一度成为沿海经济带上的“发展塌陷区”。

陆丰市碣石镇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陆丰市碣石镇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近些年来,汕尾全力抓好平安与经济“两张报表”,把“平安”摆在重中之重。

首先是基层的平安。汕尾通过三横三竖“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将治理重心下移。

曾被称为“制毒第一村”的博社村,道出由乱及治的密码:

“我们选出素质好、作风正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带领村民走好正道;全村划分成14个网格,村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作为网格员,及时跟进解决群众诉求。”

博社村党委书记蔡龙秋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博社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工作,将各类诉求、纠纷、隐患解决在基层。

博社村曾堆放过制毒原料麻黄草的荒地,建起超500亩的种植大棚。博社村曾堆放过制毒原料麻黄草的荒地,建起超500亩的种植大棚。

从博社村推开,汕尾让每个角落,人人都有“安全感”。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持续巩固。

只有安全了,才能安定谋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汕尾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汕尾市旅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梁柱明说。今年一季度,拥有山海美景的汕尾文旅市场接待过夜游客近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40亿元,远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

网友:海陆丰变了,真的变了。网友:海陆丰变了,真的变了。

汕尾近几年在多个领域突破:

海上风电是汕尾发展最快的产业,这里有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21个总投资超200亿元海工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去年产值达132亿元;

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崛起,涉及高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乡村旅游蝶变,“村民变老板”;从农田到餐桌,汕尾美食网络“出圈”。

今年1—3月,汕尾GDP同比增长7.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过去三年,汕尾GDP平均增速为6.2%,位列全省第一!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正在变成雷厉风行的汕尾速度。

融入湾区,弯道超车,汕尾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今年将通车,届时广州到汕尾不到1小时车程,汕尾发展前景光明!”广东省社科院汕尾分院副院长、教授燕雨林信心满满。

就在这片土地上,深汕特别合作区“飞地”模式,曾让世人瞩目。

深汕特别合作区先进制造集聚区——鹅埠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先进制造集聚区——鹅埠片区。

如今,这股东风仍要借。抓住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机遇,专家建议,汕尾应再次站上探索建设海洋经济“飞地”的风口。

敢闯敢试的汕尾人,正在续写革命老区人民奋进向上精神风貌的“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新篇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