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23-1-7 14:30|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674|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吴宇芬

随着教师培训的不断加强,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口号越来越响亮。基于以上背景,如何将德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表达、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何理解和接受美,如何在实践中将音乐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如何在保证学科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倡导以美引导真善的改革,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受到不知不觉的影响,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感,实现德育功能的目标,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每一位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小学德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艺术。有时,音乐的旋律甚至会给人们带来突然开明的效果。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将德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符合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音乐不仅能让小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激发他们的内心感受,与音乐产生共鸣,也能成为学生了解世界、接触更多社会事物的大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借助音乐独特的魅力和特殊的情感触摸,将音乐作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有效地从音乐教学内容中提取德育内容,可以促进学生与音乐的融合,通过音乐学习加强感知,学习音乐中的德育知识,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强大吸引力。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积极、乐于助人、坚强、乐观、善良、有爱心的良好品质。

二、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学科德育教学方法偏差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本阶段,虽然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也选择了许多歌颂祖国、家庭、友谊和道德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追求,也反映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标准,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体验。然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充分的道德体验和感知,教师需要采用有效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揭示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

遗憾的是,从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小学的音乐教学不仅形式过时,而且方法简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数音乐教学按照“课本讲解—教学曲目学习—跟唱”的顺序进行。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道德内涵很少被提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可以掌握旋律等音乐的基本知识,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非常狭隘,通过音乐教学,他们无法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二)德育内容体系零散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科的特点。学科德育内容相对分散,课程内容中的德育要素较为分散。学校缺乏对德育内容的统一安排,缺乏对教学方法的统一要求,缺乏实现各学科德育的标准。这使得学校难以对学科德育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评价,学科教师也存在目标、内容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学科德育功能的实现。例如,音乐组的教师们应要求参加“加强学科德育”的文件学习培训,但教师不知道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渗透到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具体的是,实施方法和评价也缺乏参考,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存在德育内容与其他学科重复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阻力。这样无疑会使德育工作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活动中德育因素不充分利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探索学习唱歌和欣赏的突出道德因素,但在器乐表演和实践中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因素。

主题音乐活动对实现音乐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小学通过举办“升旗仪式”、“班主任日”增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责任感,通过开展“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开展成长“八礼四仪”教育等形式,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各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教育。但即使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将德育工作主要分派给各班班主任,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完成。音乐教师只协助完成服装设计、化妆、歌曲舞蹈编排等各种表演,不需要负责德育在特定学科的渗透。主题教育并不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流于形式。

三、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对策

(一)丰富德育教学方法,推广互动式探究教学

音乐教学活动应逐步放弃一味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除了独特的音乐教学方法,如实用音乐教学方法、探索性音乐教学方法和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外,可以根据音乐的性质和特点广泛推广互动式探索性教学方法,将集体学习、合作学习、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同时,贴近孩子的生活,注重创造性的实现。

(二)整合学科教育资源,综合学科德育内容

针对学科中德育内容相对零散,学科德育内容容易重复的情况,需要整合多个学科的资源根据思想德育的要求在每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每个主题的教学特点例如语文中语言文字和句段篇章的感染、陶冶作用,人文视野的辽阔、数学缜密的逻辑和严谨的态度、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音乐的情感激发与体验,美术具象抽象的生动形象感知等,调整课程结构,开发单一课程结构从“单一化”向“综合性”开展主题活动,设定统一的活动目标,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点在主题活动,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整合各学科的优势,开发综合性校本特色课程,整合各学科的德育内容,避免德育内容的重复。

(三)挖掘歌曲德育素材,德育辅助音乐教学

在小学的音乐教科书中,不仅有轻快旋律的童谣,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如《小蝌蚪找妈妈》和《卖报歌》。这是最纯粹、最干净的儿童歌曲,指导学生理解儿童的情感,同时也有充满红色情感的歌曲,如《红星闪闪》《义勇军进行曲》。它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先辈的无畏奉献,是优秀的小学生德育教材。可以看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整合并不要求教师开放一段时间或内容来学习德育知识。因此,为了将德育融入到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分清主次,认识到德育是音乐教学的辅助部分,存在于音乐学科中,始终牢记德育的任务,使德育成为音乐的一部分,有效地培养和指导学生。

四、结论

德育要从小事出发,渗透到音乐教学的细节中,让小学生不断学习、探索、识真理、遵循规律。在不断的启迪和培养下,相信小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认真地倾听和理解真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市城区香洲街道中心小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