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网友@许鑫NixUx在微博上发出一组对比照,称四川安岳石窟一尊建于南宋的佛像文物遭到了“破坏性的修复”。 这一佛像文物是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峰门寺的一尊摩崖造像。 修复前的摩崖造像 ↓↓ 修复后的摩崖造像 完全变了样 被喷上五颜六色的彩漆 失去了原先古朴的底蕴 ↓↓ 对于摩崖造像遭“土味修复” 网友们显得很愤慨
文物管理局回应: 当地群众自发捐资绘制 对此,四川资阳市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回应称,峰门寺摩崖造像被重绘的事情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当地群众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自发捐资聘请工匠对龛内造像进行重绘制。“当时县文物局还没有成立,只是有一个文管所(文物管理所),峰门寺还没有升级成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安岳县政府外宣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峰门寺开凿于南宋,现存摩崖造像3龛23尊,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6月当地群众自行重绘时,当地文管所负责人进行了制止,其余造像未被重绘得以保持原貌。县文管所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护工作,近年来相关摩崖造像未出现重绘现象。 据@安岳之声 水月观音也惨遭重绘 被随意修缮的,不只是安岳县的峰门寺摩崖造像。四川广安金凤山摩崖造像水月观音同样遭遇被当地群众重绘的“惨况”。 金凤山摩崖造像中其他被重绘后的造像 ↓↓↓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称,金凤山摩崖造像(水月观音)修建于宋代,位于渠江东岸奎阁街道石桥村金凤山岩上,造像共2龛,文革期间损毁十分严重。 1983年,该造像被确定为广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3月,当地信佛群众自募资金擅自对该造像的残缺部位进行了修补,并涂上了红、蓝、青三色油漆。同时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擅自新建了部分佛像。广安县文物管理所发现此情况后,多部门派出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落实了一名文保员进行日常看护管理。 2015年,当地信佛群众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自建佛像部分进行重绘,以致佛像至今色彩艳丽。 网友提供的部分金凤山群众自建造像 目前,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已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并另外落实了一名专职文物保护人员,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下一步,该局还会进一步梳理文物管理漏洞,完善保护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历史文物十分珍贵 文物的修复 也应该由专业人士进行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留 文物的艺术价值 对于这种“非专业”修复 你们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来源:南方都市报综合 视频采访/制作:南都记者 张铭坤 王琦 撰文:实习生 林嘉柳 部分内容据观察者网、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