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渠保灌润民心——陆河县启动农村水利清淤管护试点工作侧记

2022-7-28 14:39|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435|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陆河县先行先试,创新农村水利清淤管护工作新思路、新模式,建立一个机制、制定一套方案、采购一批设备、组建一支队伍,有财政专门经费保障,破解了农村水利重建轻管、管护职责不清、边界不明、经费不落实难题,打通了农村水利管护“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灌溉和抗旱防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保障水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该县以水利部门为主导,由镇、村配合对全县排灌渠道开展全面清淤疏浚,并在河口镇土枝村启动农村水利清淤管护试点工作,此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群众好评。

在全市首创农村水利清淤管护模式

挖掘机在进行清淤沟渠施工作业。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利管理体系,助推乡村振兴,该县高度重视,启动农村水利清淤管护试点工作,在全市创新农村水利清淤管护新模式。

一是学习先进做法。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水利排灌渠道淤塞堵截和防洪标准不高等现状,陆河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水利工作的切入点,着力解决当前农村水利排灌渠道淤塞、垃圾堆积影响农业正常生产等问题,通过“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学进来”助推乡村振兴。5月29日,陆河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县水务局、财政局负责人与市水务局负责人前往四会市实地观摩,学习水利清淤管护的好经验、好做法。随后,该县迅速召开会议,组织人员深入农村调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工作信心,为全县开展清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为确保农村水利清淤工作有章可循,顺利推进,陆河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陆河县农村水利清淤管护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财政专门经费保障投入,在涉农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比例用于农村水利管护,并明确渠道淤积管护主体和责任。同时,通过政府“买单”采购设备,招聘管理人员充实管护力量,实现农村水利管护由“没人管”“没钱管”向“有人管”“有钱管”转变。目前,清淤工作队伍有管理人员4名,作业人员12名(其中挖掘机操作员 3 名、汽车司机 3 名、其他技术工作人员 6 名);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挖掘机2台(履带式挖掘机1台、轮式挖掘机1台)、农用自卸汽车 2 辆、平板运输车 1 辆、皮卡车 1 辆、铲车 1 辆、小型三轮车 2 辆等设备。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该县完善运作管理制度,规范清淤工作流程,缩短周期,提高清淤工作效率,并按照工作流程,从提出申请到进场施工只需要2天时间。一是由各镇向县水务局提出申请;二是县水务局通知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三是渠道所属村委会和乡镇与县水务局签订责任书;四是调配设备进行清淤工作,村干部全程跟踪配合;五是清淤完成后由清淤工作员和镇分管水利领导及村委会负责人验收签名盖章。简化后的清淤工作流程,有效避免了实施工程建设产生的前期立项审批程序多、施工周期长、征地青苗赔偿难、工程周边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大大提高清淤工作效率。

“过去实施清淤工程,要经过设计、立项、招标等程序,需要2至3个月时间才能动工建设。自从该县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农村水利清淤管护工作模式后,土枝村水利清淤从提交申请书到清淤工作开始才两天,县水务局就派出清淤施工队进场作业。动作之快,真是难以想象。”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打造全市农村水利清淤管护试点先行村

老村长在巡看清淤后的排灌渠道。

炎炎夏日,河口镇土枝村黄枝塘自然村前数百亩稻田灌上了水,田里的禾苗翠绿,和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在微风轻拂下,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清淤疏浚了排灌渠道,渠道顺畅了,群众心里也不堵了,种粮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土枝村800多亩农田,今年晚稻灌溉不愁了!“晚稻比去年多种了250亩,目前插秧已七成,估计在立秋之前全面完成。”土枝村支部书记、主任徐德喜站在田间地头高兴地说。

7月19日,该县在河口镇土枝村开展水利清淤试点工作。轰隆隆的机械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清淤景象。

土枝村有850亩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连片,规模大。近年来,由于受水灾破坏,加之管护不到位,渠道淤泥多年未清导致内涝积水和排灌功能不畅通,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损失和影响。该村抓住机遇,向镇提出清淤管护的需求,镇第一时间向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提出申请,该中心接到申请后马上派员到场勘查、制定作业方案。为保障清淤管护工作顺利实施,村、镇、中心三方还签订了责任书,中心及时调配人员和设备进场开展清淤作业,清完后由中心组织镇、村干部以及相关人员进行验收。“这样,一是省,不用招标;二是快,不用走程序;三是活,哪里有需求,清淤施工队就往哪里。村干部全程做好配合。”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参与土枝村清淤作业后深有感触地说。

土枝村作为全市农村水利清淤管护试点先行村,这次清淤的3条排灌渠,渠道内不但长满各类杂草约1米多高,且积有很多垃圾及石块,经过几天的作业,清淤总长度3.5公里,渠道清障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清运淤泥约500多立方米,极大保障了农业生产灌溉需求,特别是今年晚造粮食生产灌溉。当地群众说:政府为农民兄弟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灌渠清淤疏浚后,老村长李贵东5亩晚造水稻插秧已完成,今年他还帮人代耕了两亩。他说,禾苗已插了两天,需要水,现有一公分的水深恰恰好供苗助长。“耕田每一个环节都要小心,水源是大问题,现在对种粮有信心了。”烈日下,正在巡田的李贵东边抹汗边回答记者。

汕尾日报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张火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