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庭 对语文学科进行深入剖析,我们不难发现语文其实主要是由语言和文字组成的。学生在学习时,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理解,还要通过写作来学习如何使用语言文字,如何进行遣词造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当下的教育要求出发,确定写作教学的根本宗旨,积极探索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写作的“灵魂”,做到下笔如有神、妙笔巧生花。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情境的创设会对学生产生直接且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渲染生动、活泼的写作情境,可以让学生自觉地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情境创设来发挥对学生的巧妙指引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创设直观具体的情境,促使学生在感官的调动下产生写作的热情,主动进行创作。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设立生活话题,让学生从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出发进行语言文字的构思与表达。 例如,童话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阅读之一,教材中也插入了很多不同主题的童话,如,《在牛肚子里旅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教师可以围绕童话主题来开展鉴赏活动,营造直观的童话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童话故事的插图,围绕插图来引出故事内容,这个过程还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样的插图可以编出不同的故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的内容,然后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创造一个新的故事,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与顺畅,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童话故事的关键词记录在笔记本上,并让学生们在同桌间、小组间互相分享自己都想象出了什么,分享结束后再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进行创作,完成写作任务。 二、结合传统节日,增强表达欲望 传统节日传承千年,尤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习俗。传统节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将写作教学和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表达的欲望,还能让学生理解传统节日背后蕴藏的精神内涵。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了解我国每个传统节日产生的由来、发展的过程以及基本的风俗,并挖掘传统节日中可以进行写作的“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祝福,将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当中。 以古诗《清明》这首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设置写作主题,在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沉淀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例如春节,这是学生最熟悉的节日,在学生眼中,春节是美味的饺子、是红彤彤的灯笼、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看春晚的快乐,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节日,并收集节日相关的资料,了解不同节日的不同习俗。在完成这项任务后,学生对不同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注重因材施教,实施个性指导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尽相同,只有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和要求,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实现个性化发展与提高。然而在当前写作教学课堂中,教师大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过于注重共情,打击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中转变出来,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学生认知、思维、能力、兴趣等各个方面出发,来进行科学地学生分层,制定层次化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地规划出不同的写作教学方案,实施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真正地适应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写作需求,最终才能让学生实现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教学中,本次写作难点在于将人物鲜明的特点描写出来,但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表达中很难把控人物特点的描写。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基础差相对较差的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人物的形象特点,筛选哪些词形成人物形象。而对于写作基础较强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词汇选择的能力,在指导写作时,教师要将重心放在突出人物特点的故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完善人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写作是语文的根,对于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跳出传统的教学框架,把握全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探索并应用更加科学、创新的写作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出轻松、愉悦的写作教学环境,掌握对写作指导的核心方法,努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掌握遣词造句的精髓,真正做到“妙笔生花”。 (作者单位:陆河县新田镇新田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