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筑坦途·铺就幸福路—— 陆丰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 ...

2022-7-5 16:18|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537|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建设“四好农村路”,铺就富民幸福路。

近年来,陆丰市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打赢巩固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致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使“四好农村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振兴路、农民致富增收的畅通路、群众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幸福路。今年5月,该市荣获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建设好路   筑好脱贫致富“新坦途”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该市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破除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加大农村路建设投资,全力加强公路建设,使公路里程密度不断增加。近三年来,投入资金2.7亿元,建成了一批旅游路、产业路、文化路,形成了高铁、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重点经济网络干线公路以及农村公路网互联互通、覆盖村组、连接城乡的交通路网。

“十四五”期间,该市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县道升级改造和乡村道路提档升级。至2021年底,陆丰市公路总里程达2067.326公里,实现砂土路清零;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1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通硬底化路。同时,该市投资3321万元,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和“四好农村路”大会战,完成县道135线上英镇政府至大湖桥段、县道147线潭西至上英段、县道134线至青塘段路面改造工程等里程共16.06公里,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延伸到百姓家,着力以交通促进乡村振兴,为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农村四好公路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幸福路,也是带动一片产业发展的振兴路和致富路。该市在积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致力打通群众致富“最后一公里”的同时,认真谋划今年“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逐步实现农村公路路网更加科学、完善和安全。

管护好路   绘就乡村振兴“特色路”

农村公路建好是基础,管养好是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陆丰市不断在农村公路管理和带动区域发展上下功夫。

该市抢抓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制定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发展规划,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和严格考核指标,出台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及推进“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等相关配套政策。同时,依托省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在政策、审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形成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有支撑、政策有保障、资金有来源的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社会参与、全民动员的新格局。

该市以“综合交通大会战”为抓手,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建、升级改造工程,创新“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新模式,全面建成助力乡村振兴“特色路”,并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在“创新发展”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新路线,打造“滨海走廊、龙潭湖谷、山水画廊、谷乡慢城、浪漫荷香和薪火蓝湾”六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带乡村路的建成,不仅完善了乡村道路路网,还串联出乡村与城市的“联系网”,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该市采取“交通+旅游+特色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不断增强城乡“造血”功能,激发乡村振兴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运营好路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陆丰市立足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创新“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利用好产业、旅游资源,实施全域“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力地促进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

工作人员管护“四好农村路”。

该市通过“四好农村路+”模式,谋划出“四好农村路+扶贫”特色道路。围绕有特色、潜力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一村一品”项目,培育和打造博美萝卜、大安蒜、上英甘薯、陂洋荔枝、八万牛大力、金厢尤鱼干、甲子鱼丸等特色农产品以及海产品。同时,投入2.7亿元建成“四好农村路”275公里,实现砂土路清零。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保障,还有力地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该市把“四好农村路”作为产业路打造,建成一条长达10公里的“产业路”,带动农业、养殖业等生态产业发展;结合“四好农村路+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依托海洋工程基地、碣海农业产业园、植物龙农业产业园、城东海鲈鱼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区,盘活乡村资源资产,吸引陆丰外出乡贤回乡投资创业。去年,该市共有7家陆丰籍规模以上企业家回乡投资办企,有力促进村民就业增收,为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交通路网越织越密,该市着力打造旅游新模式,促进陆丰产业发展,带动全域旅游业大发展。该市以打造“四好农村路+旅游”模式为契机,串联了金厢银滩、上海外滩、周恩来活动居址和渡海处公园、玄武山、浅澳等海洋旅游、红色旅游景观旅游景点;在投入资金近1亿元建成38.1公里旅游路的同时,大力引进民宿招商项目,打造、串联、构建红色资源和海岸线,带动沿线周边乡村民宿和旅游农家乐发展。如今,金厢银滩、上海外滩、周恩来渡海处公园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打卡点,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实习记者  曾佳鸿  通讯员  林耀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