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 (记者 邓良琼)近期,我市范围内遇到时间跨度长、暴雨多发的“龙舟水”强降雨天气。连日来,全市交通公路部门积极应对、有效组织,系统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属地政府和三防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固守“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做到守土有方,守土尽责。各地交通公路部门加强路网监测,严格落实养护职责,对辖区内各四五类桥梁、临水临崖、高边坡、低洼路段以及在建交通工程项目等重点路段提级管控,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安全巡查巡检复查,确保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未发生垮(崩)塌、泥石流冲(水)毁、掩埋等安全事故。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的路况水平、服务水平、安全质量逐年提升,铺就了一条条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坦途。 自2014年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以来,我市累计完成县通镇、镇通镇公路及经济线路路面改造954.6公里,完成自然村通硬化公路改造1107.3公里,完成危桥改造93座,全市100人以上建制村农村道路实现100%通硬化路,农村公路落后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我市大力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以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为抓手,全市建立党政领导负责的责任体系和覆盖全市农村公路的“路长制”组织管理体系,构建权责清晰、协调有序、管理严格、规范长效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加快实现农村公路共治共管共享,努力实现“路长治”。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均设立了路长,已设立县级总路长6名、第一路长49名、镇级路长113名、片区路长279名、村级路长1069名。各级路长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养护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进行巡查,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处置,建立起“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常态化管理模式,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安全运营。 我市还坚持示范引领,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陆河县作为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排头兵,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于2019年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陆丰市、海丰县也于今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在示范创建带动引领下,全市掀起“四好农村路”建设热潮,农村公路逐渐形成“联城、联乡、联产、联景”的高质量建设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