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天,由长春长生生物引发的疫苗事件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截至昨日晚间的最新消息是:
▲每经记者 彭斐 摄 在此背景下,23日晚间张凯律师撰写的微信公号文章得到广泛流传,阅读量和点赞数超过10万。 很多读者通过文末的打款二维码进行打赏,但是很快有人发现已经无法转账,弹窗的消息显示单日收钱金额超过30万元。但这位张凯律师接下来的举动却在网络上引发质疑。 用预览文章不断更换二维码收打赏 张凯律师的文章在微信上获得的认可度非常高,无论是阅读量还是点赞数,让读者也愿意为之付费。 读者在第一次进行打赏操作的时候,弹出了这个页面: 看到这个页面的时候,相信不少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可喜可贺,一篇律师的良心文章单日赞赏超过了30万元,非常值得高兴,因为这些赞赏,也是对正义之士的一种正向激励,而这种激励又能促进更多正义人士出来发声,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不久后,读者想再次打赏时,又出现下面的页面: 甚至是: 这就奇怪了,怎么会这样呢? 当仔细看了这几张图之后,有人在朋友圈中揭露了真相。 第一张图里,被打赏人的名字,叫**艳;第二张图里,被打赏人的名字,叫**民;第三张图里,被打赏人的名字,叫**强。 ▲图片来源:知乎@辩手李慕阳 按理来说,推送后的文章在微信后台只能修改几个字,但张凯律师是怎么做到不停修改付款码的呢? 对此,知乎作者@辩手李慕阳表示,张凯律师演绎了一次经典的新媒体营销,请注意以下细节:
——原来,张凯律师是让读者通过回复“疫苗”二字收到该文章,通过这种操作,作者可以不断更换二维码来获得赞赏。 ▲图片来源:知乎@辩手李慕阳 律师回应:账号被封钱取不出来 张凯律师频繁更换二维码的举动也让不少自媒体人表示“吃相难看”。 知名自媒体人魏武挥就在其微信公众号扯氮集中表示:
但魏武挥认为,这篇文章最后二维码的上方写的很清楚:卖文为生,给多给少也是读者的意愿;也不能因为觉得看了文章觉得张凯律师是个有情怀的人,就不该爱钱(更换付款码收取更多打赏)。 内容创业者熊太行在稍后表示,张凯收赞赏是凭本事挣钱,我从来没有反对过。但是写作当中,把自己因为甲事而丢掉的执照算成因为乙事而丢,这对真正为乙事流血牺牲之人不公平,也是欺诈。 目前的最新消息是律师张凯的微信公众号被封了,他收到的打赏也取不出来。 24日下午,AI财经社采访到了律师张凯。 AI财经社:有人说这样做是因为正式推送的话无法改收款二维码,而素材可以。你怎么看? 张凯:一开始我是根本不知道这个的,后来才发现后台是可以改的。那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啊。 AI财经社:那你在写文章的时候是不知道这个修改打款码的规则的? 张凯:是的,这是我后来试出来的。因为很多人打款打不进去了,还问我要微信号来发红包。那我说我就试试能不能改,后来发现可以改,所以我就改了。 AI财经社:有人说你这种做法是一种新式营销,利用情绪在吸金。 张凯:我是写文章的,以此为生。写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有多大影响力,大家觉得写的好就给我点,觉得不好就不给。我就靠这个生活。号被封了我觉得挺不应该的。我觉得质疑的方向错了,应该去质疑疫苗,而不是质疑打赏。 AI财经社:你的微信公众号被封了,钱还能正常提取吗? 张凯:不能,现在取不出来,要走一个什么程序。我暂时还没有弄。 AI财经社: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序? 张凯:就是说账户保护,需要上传身份证之类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