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风雨之中显担当 ——侨区党员干部防汛救灾纪实

2022-5-20 15:26|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549|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侨兴街道第九社区工作人员冒着风雨清理山上堵塞的排水沟。

5月10日20时到14日08时,华侨管理区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自强降雨天气预警以来,侨区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消除侥幸心理,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奋战在抗击强降雨和救灾的最前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力全域“抢筑”防线

以快制胜,争分夺秒“抢跑”汛期。

侨区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此轮暴雨防御工作,多次召开防汛紧急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批示精神,因时因地部署全方位强降雨防御工作,全面落实三防行政首长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的分工职责,对各项防汛工作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强降雨防御工作无死角、零盲区、全覆盖。严格落实“三个一”对接联系制度,区领导班子成员、区直挂驻单位负责人和各级防汛责任人全部下沉到挂驻村(社区)参与防汛工作,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科学有序开展防洪防汛志愿服务。

以人为本,全力全域“抢筑”防线。该区党员干部马不停蹄地排查小二型水库、中小河流、蓄水陂头、危化企业、建筑工地、皮包加工厂,均落实专人负责巡查监管,全面落实停工停产停学;对全区危旧房进行巡查排查,及时做好70户120人转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转移危旧房群众过程中,有个别群众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搬出危房。11日20时许,该区三防指挥部接报:侨兴街道第七村委新石古村村民林某板、林某玉2人不愿意转移,该户房屋为泥瓦、木制结构,长年失修,林某板是低保户、残疾人,长年卧病在床。他们安全意识不高,表示“这点小雨没什么,不用麻烦大家,不用搬来搬去”“没有什么事的不用转移”。接报后,该区主要领导要求要立即坚决转移。区三防指挥部落实区直挂驻单位、侨兴街道、村“两委”等领导干部立即赶赴现场,通过各种途径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和协调区人民医院安排人员护理,最终在领导干部们苦口婆心劝说下,于当晚22时前将林某板、林某玉2人安全转移至七村委卫生站,并安置妥当,落实专人护理。转移45分钟后,村委就传来消息称,该农户的部分房屋倒塌了。事后,第七村委干部林木照说:“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如果不及时转移,群众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风雨中彰显党员本色

以民为基,彰显党员本色。

侨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思想认识不放松、责任落实不放松,全部下沉一线,实时转发预警信息,扎实开展“敲门行动”,走家串户宣传防汛等相关知识,提高群众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始终坚守岗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人员在岗、信息畅通;始终做到一旦发生突发应急事件,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到场处置,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侨兴街道充分发挥“民情地图”网格管理力量,提前排查风险隐患,党员干部与网格员一起转移受灾群众。5月10日至12日,为避免强降雨引发安全隐患,该街道防汛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两委”党员干部、网格员对辖区危房进行巡查,并第一时间拉起警戒线,提醒附近居民不靠近,不接近。一群众说:“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防灾工作措施,保障了我们的生命安全!”5月12日晚上,第九社区的网格群有群众反映山上排水沟堵塞,出现浸水现象,导致群众出行不便,网格员接到反映后立即向社区反馈,社区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清理。从接到反馈到清理完毕仅用27分钟,为群众带来方便,并消除了安全隐患。

侨兴街道第八社区通过强化宣传、消除隐患等举措积极防汛。记者了解到,在防汛期间,第八社区党员干部轮流值班,时刻关注气象预报。很多党员干部几乎不眠不夜,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他们加强对雨情等信息的关注和预报,通过社区广播、网格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形式向群众推送防汛宣传知识和天气预警信息。同时,他们身披雨衣、穿着雨靴,冒着风雨对辖区内的危旧房屋、低洼路段、排水沟渠、存在安全隐患的墙体和老树等易发险情点进行重点排查,一经发现隐患,立即现场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通讯员  黄雪兴  文/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