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逆水而上 鏖战风雨 ——海丰县基层党员干部防汛救灾实录

2022-5-18 14:25|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612|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梅陇镇出动挖掘机疏通水渠。

5月10日20时至14日08时,海丰县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平均雨量195.1毫米,最大过程累计雨量282.8毫米。

为积极应对今年以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天气,海丰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顶风冒雨,以最严态度、最实作风、最硬担当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基层党员干部加强隐患排查和处置,进村入户落实人员转移安置,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演了一幕幕在疾风骤雨中温暖的抗灾场面。

黄羌镇

绷紧“平安弦” 筑牢“安全堤”

黄羌镇地处山区,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黄羌镇提前部署防汛备汛工作,并按照应急预案,建立3支前置防汛抢险救援队,19个村(社区)党支部迅速组建19支党员先锋队,深入各村各户做好各项防汛工作。同时,充分做好救灾装备和防汛物资储备,共储备橡皮舟1艘,编织袋6000个、救生衣(圈)106件、抢险机械设备4台,对讲机、雨衣、雨鞋、手电筒等全部配备到位,备好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食物和临时救助用品一批以及应急备用机械。

该镇还在广泛采用车载广播、“村村响”等方式,加强本次强降雨过程宣传的基础上,利用微信、短信、善美村居等网络客户端,宣传防汛减灾知识,科普预警信息。同时,各党支部党员志愿者迅速开展“敲门行动”。东坑村一钟姓五保户家里房子老旧程度严重,在暴雨来临之前,东坑村党员志愿者到他家里走访了解情况,并告知暴雨即将来临,劝说他搬移至其兄弟家中暂住,起初他并不愿意离开,经多次劝解后,才同意转移。据统计,该镇党员干部共538人次下沉一线,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实现“村、组、户、人”四个层面齐头并进,努力防范汛期事故发生。

城东镇

全员坚守  巡查到位

城东镇把防汛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工作优势,筑牢守护生命战斗堡垒。

高位重视,科学部署。该镇在强降雨天气发生之前,及时通报气象情况,安排部署防汛工作,落实防汛属地责任,要求防汛工作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预报预警到位、风险防控到位、纪律执行到位。

全面排查,狠抓落实。接到上级关于防汛的工作部署后,城东镇河中村“两委”干部和驻队工作组就地转化为防汛应急党员先锋队,做到全员在岗、坚守阵地,进村入户做好汛期住房隐患排查等工作,全力以赴参与防汛。河中村党总支书记郑伟棠表示:“干工作就要有干工作的样子和劲头,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巡查,不留死角。名园村驻村干部陈泽烁在接到通知后,便马上和村“两委”干部开始挨家挨户进行汛期住房隐患巡查。在排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户人家只有两位老人居住在家,一旦遇到强降雨,周围缺少人员帮助,很容易发生危险。根据防汛要求,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耐心劝导,在得到老人的同意后,将两位老人转移到村里的防汛安置点。

平东镇

排查隐患  科学防汛

面对汛情,驻镇县领导及平东镇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提前研判,确保集中力量、科学防汛。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平东镇出动干部、民兵、志愿者845人次,排查山塘水库15个、在建工地2个、低洼地5个、老旧房屋75间,排查隐患25处,设立临时安置点11个,转移群众49人。

做好应急救援准备。该镇成立应急救援队伍11支共108人,准备编织袋7000个、救生衣300件、救生圈300个和铁锹、砂石、尼龙索、手电筒、雨衣雨鞋等物资一批,并备好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食物及临时救助用品一批。

严格值班值守制度。随着我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的启动,11日晚,该镇立即召集11支队伍108人进行战前动员,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双带班,全体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组下沉一线驻村,做好排查、转移、值守等工作。

公平镇

强化演练  备足物资

公平镇根据市、县关于做好防汛工作的部署,狠抓“六个强化”,以临战状态,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值班值守,筑牢安全底线。镇村组三级落实领导带班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水情况,做到全员待命,确保时刻处于应急临战状态。全体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摸排低保户、五保户、危旧房住户、低洼地住户等重点人群,切实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转移安置群众65人,全面落实安置责任人制,实现“应转尽转”。

强化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镇区加强城市内涝点、市政井盖、在建工程、户外广告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农村片区加强削坡建房、地质灾害点、山体滑坡、泥砖房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同时,加强山边、水边、村边临灾风险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目前,该镇出动巡查人员459人次,巡查建筑物4000余处,现场整改隐患34处;排查城市内涝易发点7个,摸排地质灾害点10个,均已作及时应对处理。

强化物资保障,筑牢安全后盾。该镇认真做好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筹备冲锋舟3艘、无人机3台、编织袋5000个、铁锹42个、锄头45个、簸箕40个、铁镐36把、救生衣50件、带绳索救生圈20件、安全帽50顶、雨衣250件、水鞋150双、手电筒174支、沙铲30支、麻丝绳2000米、钉提40支、抢险机械设备10台、其他防汛物资及必要生活用品和应急食品一批,确保防汛物资充足到位。

强化宣传演练,筑牢安全屏障。该镇通过户外LED大屏、微信以及镇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等方式,强化公众预警宣传,不间断轮播县录制的防汛宣传音频,累计转发信息8000多条,滚动播放视频1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提高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同时,强化演习演练,12日下午,组织执法队、消防队、民兵、卫生院、村“两委”干部及驻队工作组、参演群众开展了一次防汛抢险转移疏散安置演练,全真模拟了险情汇报、转移工作现场部署、鸣锣示警、大喇叭播报转移信息、水上救援等多个情景,进一步磨合了防汛工作机制,规范了应急处置流程,提升了基层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

海城镇

党建引领  压实责任

海城镇压紧压实压细镇、村、组三级“三防”责任,第一时间进入防汛临战状态,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建 应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作用。该镇严格落实“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对接制度,做到县直驻村工作人员、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镇属各单位部门、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全员到岗到位,累计出动党员干部425人。

“党建 排查”,强化应急委员会防范功能。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重点区域进行再巡查、再排查,实时关注5个小(二)型水库、7个水电站雨情及水库容量变化。目前,该镇共排查在建工程7处、地质隐患灾害点3处、削坡建房5处、内涝低洼黑点7处、重点旅游景区3处、学校22处、工矿企业3处、地下车库17处、村镇老旧房屋494间。

“党建 服务”,展现党员志愿队服务使命。该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4支,对内涝点、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人员进行走访,并对辖区内低洼居住群众、留守儿童、独居老人、残障人员、孕妇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再排查、再对接,及时转移人员,共转移群众332人,在安置点配备好床铺被子、饮用水、方便面等应急物资,保障转移群众日常需要;安排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急救包,确保转移群众的生命安全。

赤坑镇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赤坑镇党委政府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提前部署防汛备汛工作,坚持党旗领航,迅速行动,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加大防汛隐患排查力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避险,准备小胶船2艘、橡皮舟1艘、编织袋15000个、土工布(膜)400平方米、救生衣(圈)60件、挖掘机8部、拖车6部等救援装备和抢险救灾物资,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抢险队伍备好冲锋艇等救灾装备。

该镇组织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广播喇叭和敲门行动等宣传方式,及时传达极端天气信息,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村、到户、到人。同时,按照“书记在现场”和防汛“一线工作法”的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到一线指挥强降雨防御工作,镇驻村干部、驻队工作组压实到各村(社区)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对辖区内危房住户、水利工程、在建工程、户外广告、河流低洼易涝区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带头用行动筑牢防汛屏障。

该镇还组建22支“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做到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发挥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全镇共315名党员干部参加到排查行动中,转移独居老人、残疾人和居住老旧房屋、地势低洼区等人员共84人,排查治理风险隐患点18处。

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曾国明 钟锦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