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利金町湾旅游度假区、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汕尾市中医院、盐町冷链物流基地等市、区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城区马宫街道。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马宫街道积极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村(社区),围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智能化运营,形成“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矛盾化解、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拓宽“线下+线上”双向渠道 实现基层治理便捷化 “感谢你们,现在拿到了残疾证,还替我办理好了养老保险业务。”马宫街道的李大爷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的说道。前不久,社区党员准备好相关材料,到服务大厅为行动不便的李大爷代办理了所需业务,解决了他的这一烦心事。 金町村实施议事协商制度,打造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该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水平为切入口,按照功能设施齐备、环境氛围优良、群众满意的原则,高标准建设集公共服务平台、办公场所、活动场所、服务群众场所于一体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党建、志愿帮扶、技能培训、社会组织孵化、文体活动和窗口、代办、医疗、养老、综治10项服务,并公开各类事项的办理条件、时限、程序和需提供的材料清单,针对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实行“党员代办”工作机制,免费帮跑代办,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站申请、全程帮办。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整合建立集诉求反映、政策咨询、民生服务为一体的“腾讯为村”综合服务网络公众平台,提供党务、村务、服务、商务、事务五大板块70多项功能服务,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服务体系延伸到各村(社区),实现了智慧治安防控、物业管理、养老助残、家庭服务、便民利民等生活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实行“村组+网格”精准管理 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 去年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面对辖区内保利金町湾旅游度假区人流量急剧增加的情况,该街道坚持提前研判,科学部署,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度假区沿岸15公里的沙滩划分为4个责任区域,压紧压实大、中、小三级网格工作任务,出动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志愿者近700人次,全面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全力服务度假区游客群众,为辖区人民群众营造平安和谐的节日氛围。期间,街道党员干部还主动帮助游客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帮助23名走失儿童找回父母。 党员干部入户调解矛盾纠纷。 该街道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围绕党群服务中心职能,通过实施村组两级“月汇报”机制,即村(社区)党支部每月定期听取村党小组组长汇报,村(社区)支部书记每月定期向街道党工委作工作汇报,形成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枢纽的街道、村、组三级服务网络,有效促进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推动落实,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外延提供民意支撑。同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做好社会、治安、安全和老百姓服务保障,在街道8个村(社区)划分为36个网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网格党建,持续优化村(社区)网格员队伍,将一村一干部、一村一民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作为网格党建管理队伍的补充力量,明确“网格化”责任制,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管”。 坚持“共治+自治”党群互动 实现基层治理社会化 该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践行“把政策交给群众、把蓝图交给群众”,走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该街道以老百姓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作为服务宗旨和目标,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解忧作用,结合“一亲三心”“双报到 双服务”,组织党员干部逐村逐户走访群众,全力解决民生“堵点”,确定公共设施、民生保障、生产生活等民生实事,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突出跟踪监督,实行限时办结。今年以来,该街道为群众办理实事60件,其中,投入资金60万元,修建1.3公里给排水渠道,有效排除周边养殖塭池及村民房屋防洪抗灾隐患;投入资金65万元,实施X125县道(马宫段)美化亮化工程,有效改善了街容街貌。 该街道大力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创新建立“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制度,动员村民积极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同时,该街道共建成4个村(社区)“长者饭堂”,解决60名老人“吃饭难”,发动党员提供送餐服务1200人次,让群众从“心窝里”感受组织温暖,有力提高村民对村务管理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发动各村(社区)老党员带头,组织老干部、村民代表和热心乡贤成立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无偿服务调处化解矛盾,形成了“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响应”的自治共治效应;金町村在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推进村级协商议事制度,通过民主决策,引入企业合作的方式,对村内4个村民小组共3.8万平方米留用地进行金沙湾项目开发,让村民在项目中获得人均分房面积70平方米、村小组集体可获商铺80间的实际利益,2021年,该村被评为首批“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镇、村党员干部为我们服务、办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也会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变得融洽了很多,党员干部处理群众纠纷也更加使大家信服,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氛围。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通讯员 汕区组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