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

2022-4-24 14:23|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2156|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加快发展

1955年上半年,手工业合作组织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普遍发展,全国达到近五万个社(组),人数近150万人。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稳步的。而从1955年下半年起,随着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批判所谓“小脚女人走路”、“右倾保守”思想的形势下,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不可避免地加快了步伐。

12月9日,中央手工业管理局、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联合总社筹委会召开全国重点地区手工业组织检查工作座谈会,检查“与总路线要求不相适应的保守思想”,提出“加快发展,迎接高潮,全面规划,计划平衡”的新任务。接着,12月21日至28日,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刘少奇听取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的汇报时提出:手工业改造不应比农业慢。与其怕背供销包袱,还不如把供销包袱全部背起来好搞些。他要求手工业合作化在1956年、1957年两年内搞完,说“时间拉长了,问题反多”。12月27日,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也提出在1956年上半年,应当解决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着重批判了怕背供销包袱而不敢加快手工业合作化步伐的“右倾保守”思想,研究制定了“一五”计划期间基本上完成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规划。这个规划的总要求是:1956年组织起来的社(组)达到手工业从业人员的74%,1957年达到90%,1958年全部组织起来。这就大大加快了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根据有利于改造、有利于生产的原则,会议对手工业种类繁多的行业进行了划分,分别通过手工业合作社方式,公私合营方式或合作社商业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共中央同意并批转了这次会议的报告,并在批语中指出:“加快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尤其是城市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浪潮的推动下,刚刚进入1956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开始出现。1月11日,北京市在批准全市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的同时,宣布手工业也全部实现了合作化。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学习北京的经验,改变原来以区为单位、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采取全市按行业将手工业全部组织起来的方式。随后,天津、南宁、武汉、上海等城市很快实现手工业合作化。2月底,全国有143个大中城市(占城市总数的88%)和169个县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参加合作组织的手工业从业人员达300万人。

1956年3月以后,全国手工业改造的步伐继续加快。各地分别采取直接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新社方式,或将原来手工业供销生产社或生产小组并入生产合作社的并社方式,以及将供销生产社改为生产合作社的转社方式,使扩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56年底,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组)发展到10.4万余个,社(组)员达到603.9万余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91.7%。其中,高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7.4万余个,社员484.9万余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3.6%。合作化手工业的产值108.76亿元,占手工业总产值的92.9%。至此,手工业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基本完成。除了某些边远地区以外,全国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生产经营方式的初步调整

由于手工业合作化高潮来势迅猛,各级领导机关对此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不足,尤其对我国手工业长期形成的分散生产、独立经营的特点注意不够,以致在手工业内部和外部关系上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上的盲目合并,原有的供、产、销关系被打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

由于当时认为只有实行集中生产,统一核算的大社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各地盲目办大社、并大社的现象普遍发生。有的合作社社员人数高达1400余人;有的地方组织的综合社,包括十几个行业;有的合作社跨区、乡纵横达几十公里,发一次工资骑自行车要跑上几天路程。许多城市把遍布居民区的修理服务性行业归类合并,只设少量门市部,给居民带来不便。在集中生产、统一经营的方式下,合作社的产品花色品种比自营时大为减少,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下降,一些传统的名牌产品也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这样就出现了既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影响社员的收入等问题。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原已暴露的供产销矛盾更加突出。手工业合作化后,商业部门对手工业生产采取的加工订货办法未加改进,使手工业合作社在自购自销方面受到某些限制。许多独立手工业者入社后,原来分散经营时的供销协作关系中断了。个人不能接受零散定货,合作社的统一经营一时又建立不起来,致使生产停顿。由于盲目集中,组织管理混乱,使手工业者本来不多的财产受到损失。统一计算盈亏,也使一部分技术高的社员降低了劳动收入。手工业合作化后,约有20%的社员收入比入社前有所减少,约有5%的社员生活比较困难。不论新社或老社,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都较为普遍。师傅带徒弟一般未给予报酬。劳保福利差的问题,因积累少也无力解决。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出现少数社员退社的现象。实行合作化后,对一些从事特种工艺的手工业者和民间老艺人照顾不够,原有的师徒关系淡薄甚至被割断,不利于传统行业技艺的传授。

上述手工业改造高潮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指导方针上急于求成,盲目集中、合并,忽视手工业分散生产、独立经营的特点造成的。党中央、国务院发现并注意到这些问题,要求予以纠正。1956年1月3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指出:“必须掌握手工业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正确地执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合作化以后,凡是不宜于集体生产的,就应该保持分散生产的形式”。2月8日,国务院《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明确规定:参加合作社的个体手工业户,必须保持他们原有的供销关系,一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暂时在原地生产,不要过早过急地集中生产和统一经营。手工业中的某些分散、零星的修理业和服务业,应该长期保留他们原有的便利群众、关心质量的优点。某些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特殊工艺,必须加以保护。某些适合于个体经营的,应该维持他们原有的单独经营方式。

3月4日,毛泽东在听取中央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员的汇报时,针对修理和服务行业集中生产,撤点过多,群众不满意等情况说:“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3月30日,陈云在全国工商业者家属和女工商业者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些工厂和商店并得对,应该并。但也有很多是并得不对的,其中数量最大的是手工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机器,门面不大,并起来很方便,就并了。”例如,北京有四五十万辆自行车,修理自行车的也很多,每条马路都有,很方便。后来认为一家一家干是低级的,合起来才是高级的,统统合并起来,高级化了,结果老百姓很不方便。这种合并是不合理的合并,或者叫做盲目的集中,盲目的合并。主要原因是做管理工作的人,只考虑合在一起容易管理,而没有考虑应不应该合并。陈云明确提出:“并错了的怎么办呢?要分开来,退回去。”

为了研究解决手工业合作化高潮中出现的问题,中央手工业管理局、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联合总社筹委会及时进行了调查研究,于3月15日至4月9日先后召开全国城市和农村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在此基础上,于8月11日又召开全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汇报会议。会议对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问题、供产销脱节问题、社员的工资福利问题、加强对手工业的领导问题等,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7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央手工业管理局、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联合总社筹委会党组《关于当前手工业合作化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根据中央的指示,各地对手工业改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纠正和调整。盲目合并的手工业合作社有很大一部分改成合作小组,以适应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采取集中生产或分散生产的方式;在管理体制上,对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供产销实行按行业归口管理,改变了过去生产时断时续的状况,使手工业生产有了较大提高。1956年,手工业合作社(组)产值为76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一五”计划指标;人均年产值1702元,比1955年提高33.5%。新社员同入社前比较,老社员同1955年比较,有90%增加了收入,劳动条件也得到改善。

经过初步调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增加了生产,提高了收入,表现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但在调整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手工业生产对于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及供应外贸出口的必要性,使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业和享誉国内外的手工业名牌产品日渐萎缩,有的几近失去传承。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