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需要钱,村居环境改善需要钱,基础设施提升需要钱……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钱从哪里来”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近年来,陆丰市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实践,通过握指成拳,有效走出一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近日召开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点赞了陆丰的突出做法,认为陆丰的经验非常丰富,其中有一点最值得大家学习,那就是破解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日前,记者就陆丰市打造乡村振兴陆丰样板,如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进行探访。 “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来的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以干在实处的作为、走在前列的视野、勇立潮头的担当,在发挥政府主体作用、调动群众自身投入积极性的基础上,同步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透过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的介绍,陆丰“以事找钱、竞争逐钱、运营生钱、改革活钱、招商引钱、银行放钱、上级奖钱、实干来钱”的运营路径一目了然。 以事找钱”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陆丰市坚持“以事找钱”,按照汕尾市委工作部署,把示范带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着力写好了规划、建设、经营、治理“四篇文章”,同时坚持规划先行,聚焦“八个美丽”,因地制宜规划了6条沿途贯穿23个镇129个行政村、覆盖面积达690平方公里、辐射带动人口60万的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示范带体系。同时,该市制定了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第一步是到2022年底高质量完成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第二步是2023年实现全市346个行政村全方位打造美丽乡村;第三步是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域美丽。 “要实现规划的蓝图,必须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该市市长高火君告诉记者,该市专门制定了“资金保障计划”,统筹涉农资金、专项债、土地资本,确保3年内筹集资金50亿元以上投入示范带建设。截至目前,已有效整合近29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债券资金12亿元,统筹农林水、生态、交通、自然资源等涉农资金近9亿元,社会乡贤捐资近8亿元。 “竞争逐钱” “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水平,格局决定结局。” “你做得有水平,2亿元就归你!” 近年来,陆丰市上下处处呈现一派“争上游”景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该市借鉴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做法,实施“竞争逐钱”举措,举办了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由陆丰市四套班子5名市领导分别担任“带长”登台谈做法、听点评,竞逐建设资金;“擂台”下就是镇与镇、村与村比,群众与群众比,干部与干部比,乡贤与乡贤比,形成“比学赶超、赛龙夺锦”浓厚氛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该市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前期市政府安排了1000万元,分给各示范带作为启动资金,并引导各镇(场、区)发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节点建设。与此同时,该市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一期擂台赛安排2亿元竞争性资金,集中支持优胜的一条示范带作为建设资金。 目前,该市已举办了三期擂台赛,市政府合计投入奖励资金6亿多元,成功撬动了各类资金投入超过30亿元。 “运营生钱” “四两拨千斤”是陆丰市各镇(场、区)及项目负责人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不约而同提及的感受,也是对“市场化运作”在该市乡村振兴中所起作用的精准解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陆丰市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以创新的思维、市场的手段“运营生钱”,用办工业理念办农业,用经营城市理念经营示范带,让工商资本“流进来”、农村资产“活起来”,成为了破解乡村振兴资金难题的生花妙笔。 该市围绕“1+5”示范带体系,高质量做好了“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沿线布局了住宅、商业、产业、加油站等用地,依托示范带建设带动沿线土地、资产、生态产品稳步增值。 与此同时,该市紧紧抓住专项债政策的“窗口期”,将6条示范带进行整体营运打包申报专项债,成功申报了12亿元专项债用于示范带建设。其中,布局了10个总价值约5亿元、以加油站为主功能的乡村振兴驿站,并进行了拍卖出让,目前已出让两个。 “改革活钱” 陆丰市以改革的眼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唤醒了乡村振兴的活力。 该市坚持“改革活钱”,通过认真深化“5+2”农村综合改革,为乡村振兴健康发展“通堵点”推出了一批“股票田”“股票宅”,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入市,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以地入股等方式参与经营,高效盘活闲置的土地,彻底消灭了撂荒地。与此同时,该市进一步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基地化、品牌化,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目前,该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沿途已引进农业企业40多家,新增市场主体4000家;餐饮酒家办起了“粤菜师傅”培训点,一批民宿、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点缀了乡村、丰富了业态,带动沿线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据介绍,去年以来,民宿、农家乐等旅业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疫情影响下该市旅游总收入逆势翻番。 “招商引钱” “从传统渔村摇身一变成为特色黄金海岸小镇,政府招商引钱、多元投入,为其发展提供了活力源泉。”在陆丰市乡村振兴金厢镇滨海走廊示范带,一位游客由衷赞叹。 近年来,陆丰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招商引钱”成为了该市乡村振兴的重要资金来源。通过举办民宿招商大会,陆丰市成功吸引了民宿、酒店、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项目投资,总投资超500亿元,康佳、明阳等500强企业也先后落户示范带,为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激励着农民,更召唤着大量外出乡贤“华丽转身”,返乡投入这片广阔天地。该市大力实施“乡贤经济”计划,举办了多场乡贤座谈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促成众多乡贤返乡投资,促进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去年,该市乡贤为家乡捐资超过8亿元建设美丽通道、村前公园、爱心饭堂,一批“交钥匙”工程也先后启动。与此同时,深圳大芬村120名陆丰籍画家返乡创业,形成百企来陆、千商返乡新格局。 “银行放钱” 乡村振兴全面发力,不能仅凭一己之力,还需拓展新思路,借力金融激活“一池春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陆丰市积极引导“银行放钱”。通过“银政”“银企”“银农”三大平台,大力推进“整村授信”,加大对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及一般农户评级授信力度,解决乡村发展“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 截至目前,陆丰市已完成156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62亿元,占贷款总额38%,增速达15.5%。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作用凸显。 “上级奖钱” 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得到“上级奖钱”表彰,是陆丰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又一个重要资金来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陆丰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不断延伸完善,示范带沿线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去年新增了一个省级黄牛产业园,今年还将实现国家级产业园零的突破。 该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带来了“财源”。过去一年,该市共获得上级各类奖补资金支持超过2亿元,其中包括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8千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奖补资金5千万等。 “实干来钱” 陆丰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离不开该市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 该市坚持党建引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精神,充足的干劲,以“实干来钱”思路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天地,破解了长期困扰陆丰的“毒品之困、形象之困、队伍之困、产业之困、发展之困”“五困”。 一路走来,该市干部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硕果,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美丽乡村、美丽农居、美丽通道、美丽田园、美丽产业、美丽民生、美丽动力、美丽党建“八个美丽”已经呈现。同时,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愿景正在陆丰大地上书写。 裂变发展已开启,蓝色崛起正可期。去年,在汕尾各县(市、区)综合考核中陆丰市勇夺第一,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了从垫底到榜首的逆袭,实现了从后队到先队、从骂声到赞声、从自卑到自信的“三大转变”。目前,一幅乡村振兴4.0版生机勃勃的“富春山居图”正在该市广袤的田野中徐徐展开! 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