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段。连日来,陆丰市各地多措并举,加快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全力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疫苗流动接种车驶进甲子镇基层,为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提供便利服务。 甲子镇 坚持党建引领 开展“上门送苗”活动 为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疫苗,甲子镇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疫情防控保安全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开展“上门送苗”活动,与陆丰市第二人民医院沟通协调,派出2部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有速度、有温度地向全镇15个村(社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将安全和健康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在该镇望湖社区疫苗接种现场,一位60岁居民说,“现在有医生上门来服务,非常方便非常好,打了疫苗后感觉身体体质等各方面会增加抵抗力。” 望湖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汉全告诉记者,镇里已连续派了2次疫苗接种车到社区上门服务,现在群众也积极响应参与疫苗接种,每天都有近百人来参与接种,效果非常好。 据介绍,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以来,甲子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驻村民警、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进网入格,挨家挨户进行疫苗接种宣传“敲门行动”。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以及无法抽出时间前往医院接种的群众,该镇坚持贴心服务,安排流动接种车深入各个村(社区)就近为群众接种疫苗,使疫苗接种工作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应接尽接。 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该镇加强疫情防控,在甲子港口码头党员责任先锋岗,组织当地党员、干部、志愿者认真为上岸渔船作业人员提供测体温、扫健康码等个人信息登记服务,筑牢海岸“外防输入”严密防线。 陂洋镇 强化宣传发动 确保接种服务到位 连日来,陂洋镇通过全面摸排、广泛宣传、强化服务,持续推进无禁忌症的60岁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为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快构建群体免疫屏障,该镇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紧扣时间节点,倒排接种进度,层层压实疫苗接种工作责任,并通过镇、村干部翻山越岭上门走访,以及运用电话告知,大喇叭、抖音、朋友圈等进行全方位疫苗接种宣传,用真实例子打消老年人接种的顾虑和犹豫。同时,提供送“苗”上门服务,组织人员上门接种,极大方便老人接种。此外,该镇强化督查检查,每日对各村(社区)接种进度情况进行排名评比,对工作连续落后的村(社区)启动责任追究,切实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截至3月25日24时,该镇60岁以上人群累计接种第一剂疫苗总次数4222,人群基数4965,一针覆盖率85.03%。其中3月21日至25日,老年人一针总任务数584,21日以来一针接种数533,任务完成率91.267%;25日当日接种数116,老年人一针任务数115,任务完成率100.87%。 河东镇 小手牵拉大手 齐心共筑防疫屏障 近日,河东镇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再升级,组织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齐心抗疫共筑防疫屏障”主题活动,让学生当起全民疫苗接种小使者,把在学校学到的疫苗接种知识带回家,动员他们家的爷爷奶奶接种疫苗。 “奶奶,疫苗您打了吗?” “第二针的时间到了我带你去打。” “爷爷,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于年轻人要弱,而且大多有各种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 “外公,老师说,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计,疫情中分型为重症的老年患者,有65%没有接种疫苗。因此,老年人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 这些都是连日来在河东镇听到的孩子们跟老人说的话。孩子们每一句纯真的话语同样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因顾虑多或出行不便等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问题。 “政府太好,干部都不知道来村里宣传多少次了。现在孩子们也来了。我今年67岁,疫苗已经接种两针了,感觉身体状态挺好的,第三针现在差不多可以打了。”欧厝村一位村民对记者说,“打了疫苗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别人的健康。” 甲西镇 党旗迎风飘扬 助力村民疫苗接种 甲西镇坚持开展“党建引领,送苗上门”行动,多措并举,服务到村,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解决接种“最后一公里”问题。 该镇始终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采取送服务下乡,接群众上医院,全覆盖宣传、全人群动员等系列措施,有效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连日来,该镇组织镇机关干部纷纷下乡,和医护人员一起进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没时间接种疫苗的人群提供接种疫苗服务。 记者在该镇渔池村看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楼顶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高挂的高音喇叭正向村民宣传疫苗接种有关知识。一大早,前来接种疫苗的村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排成长队,志愿者们现场进行引导,有序进行信息登记,医护人员询问村民近期健康情况,为他们测量血压,对符合接种条件的村民进行接种。 渔池村党委书记、主任李木双告诉记者,村党委会坚持开展“党建引领,送苗上门”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动员、深入宣传,加快疫苗接种全覆盖进度,尤其是提高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率,全力构建群体防疫屏障。 南塘镇 开展流动接种 让广大群众少走路 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加强针和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疫苗接种工作,连日来,南塘镇组织力量在各村(社区)设置流动疫苗接种点,让疫苗多“跑腿”、群众少“走路”,确保不漏一人、人人接种。 该镇组织流动疫苗接种车进农村,为村里老人及行动不便人员提供送“苗”上门服务,激发了群众对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实现“应接尽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记者在该镇竹坑村卫生站看到,村民在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排队等待,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等事宜。流动接种车的“上门服务”,让前来接种的老人们纷纷点赞。 该镇竹坑村一位村民对记者说,“感谢政府,组织医生下乡帮我们接种疫苗。” 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