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略谈小学生品德养成路径

2022-3-3 15:01|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541|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林淑标

在学校的基础工作中,品德教育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深远意义。同时,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其进行有效落实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在贡献社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自身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小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为小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根据小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品德培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需要探索与分析小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将其作为根本出发点,有计划地采取针对性的品德教育,致力于培育小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首先,作为班级中的管理者,以及和小学生接触极为密切的人,班主任应该付出一定的时间,用心了解班级学生的成长环境、学生性格特点等方面内容,结合多方面的因素为每位学生制定成长目标和教学计划。其次,班主任还需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品德行为,针对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采取面对面、耐心引导等教学方式,帮助与鼓励学生走出心理阴霾,摒弃不良的品行,并逐渐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促使学生身心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再次,学校需要注重对校园环境的管理,营造文明、平等的氛围。在班级中,班主任需要注重对班级氛围的营造,使班级更加有凝聚力、亲密友好,在这样的校园和班级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积极的影响。最后,为了深入了解与帮助学生,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困惑,对学生自强、自我意识进行有效的提升。

二、基于教学方法革新的品德培养

1、借助经典案例培育品德

一般而言,经典案例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分别为榜样和反面案,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普及榜样案例,了解优秀人物的良好品行和卓越贡献等内容,来影响并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如在主题班会中向学生讲述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辞劳苦奔赴武汉,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国为民、攻坚克难,取得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努力为全球抗疫事业、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培养学生爱国,努力学好本领将来报效国家的良好品德。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比如理性消费等,鼓励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自我观点的表达,并结合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具备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精神文明建设,为学生普及先进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先进文化的方向,大力发扬精神。班主任还要为学生讲解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明确自身是否存在不文明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辱观。

2、利用多媒体讲品德故事

一直以来,道德都受到了推崇与提倡,儒家和道家思想都强调人的道德发展,并将其作为人生的至高境界。换句话说,在做人方面,道德属于最基本的准则,若想真正拥有道德,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满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不仅大幅度提升了知识的传播速度,还丰富了教学方式与资源,有助于品德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下载一些有关名人轶事的视频、音频等素材,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呈现,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体现出的优秀品德,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使学生将学习到的良好品德将其辅助与实践行动中。

三、基于家庭教育理念的品德培养

在小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提升学生家长的道德观念意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强家长的品德教育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对于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让品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品行。班主任要把学生家长的培训重视起来,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变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错误思想观念,树立家庭教育理念。这样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营造亲密的亲子关系,利用亲情的途径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帮助与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内容都需要家长利用聪明才智,耐心激励孩子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家长对于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所以家长也需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利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敬业精神,启迪学生努力学习,并潜移默化养成高尚情操。当学校和社区组织道德培训时,家长需要积极报名参加,在提升自身品德的同时,与其他家长互相沟通与学习卓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方法,深化学生品德教育。

四、基于社会资源的品德培养

除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环境通常对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目标,将社会正能量进行传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楷模。通过对新闻、报刊等途径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进行宣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品德养成环境。当学生遇到负面信息的时候,班主任可通过反面案例,对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指导,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通过有效引导与学生之间的自由讨论,使学生对品德的鉴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社会的安全部门也需要对小学生接受的信息进行管理与监督,并与学校结合构建安全信息网,以此使小学生对不良信息具有清晰的判断力,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

五、基于日常活动之中的品德培养

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尝试将德育教学融入日常活动之中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通过节假日,开展与学生德育教学相关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在重阳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给社区或者村里的伤残老人、五保户老人送温暖,给老人打扫房间,送去基本的食物,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学的内涵。同时,日常的班级教学也可以成为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良好切入口,在开展“学校是我家”的主题班会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说,坚持每天做学校的保洁员,在校园或教室中遇见果皮纸屑主动捡起来。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启发,受到锻炼,还可以将小学德育教学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与改善德育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不仅需具备信心与耐心,而且还需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工作方法的创新,需要结合当下小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借助多媒体呈现有关品德的经典案例,引导家长树立优秀的思想道德意识,并对学生进行感染和影响,家校合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陆丰市河西镇峰山小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