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过了初一盼十五

2022-2-12 14:32|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828|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潘妙君

牵兔仔

“过了初一盼十五”元宵是孩时过年最快乐的盼念。像除夕一样,早早洗澡穿上过年裳,祭祖、团圆、享大餐。我们总是摆好桌,等卖兔仔的大哥一回来就开吃。大哥的兔仔扎得好,价不高,总是卖得快。常在我们吃饭时有人寻上门来买兔仔,我们也就欢喜着应答:“卖完了,明年早点来。”这时我总担心门口那个小孩委屈耍赖不愿走,家里还有一只兔仔——我的兔仔——大哥为我特制的与众不同的兔仔。

今晚有什么好菜;健力宝的气是否在打嗝时从鼻腔冲出;社戏、电影做什么,能抢坐到前排吗……今晚,这些内容都已无关紧要,我只盼着天快点黑,只缠着大哥赶快为兔仔系上细绳,把矮蜡烛准备好……黑夜终于到达,央求着大人把兔仔搬至巷中,点烛、滴蜡,直至确认火热的烛光在兔仔肚里不倒不灭后,才敢放下心,迈开步,开启我的元宵快乐。

巷里早有迫不及待的小孩牵着兔仔在炫耀。细竹条捆扎的兔子身架,糊上白的琉璃纸,贴上红纸剪成的大眼睛、三瓣嘴、短尾巴,底架扎上四个圆竹筒,鼻梁处系根细绳,肚膛居中横着的竹片上点燃一支小蜡烛,特属小孩的元宵喜乐就是牵着兔仔满街跑。兔仔很脆弱,行在沙砾路上竹筒可不溜滑。还要担心一阵风吹来,肚里的烛火熄了或者火太旺灼着纸,需耐着性子慢慢牵,才可保兔仔不侧翻,烛光不熄灭。

满街的小孩满巷的兔仔满世界的吵嚷。家里小孩多的一只兔仔轮流着每人牵一段,自然常因哪个牵太久了仍不肯松手,另一个等不及了又不敢争抢而起争端。还有被风吹灭了烛火赶紧找大人点火的、故意捣蛋吹灭别人家兔仔烛火惹骂的、不小心捅破了兔子脸颊、胸膛哭闹的……

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牵着我的兔仔靠边慢慢走。不时回头关注跳跃的烛光,也会顺带瞄瞄四周的兔仔作下比较。大多数牵的都是矮墩墩的家兔,大小差异只在竹架的长短变化中。有一种肥硕壮大,添了骆驼样的长脖子的大兔仔,因为工序繁、材料多,自然价格高,仅有的一两只在流动烛光里卓立当然是趾高气扬了。但我不稀罕,我的兔仔才是绝对的独一无二。眼睛、嘴巴、尾巴是大哥特殊剪的花样,四个轮子也是经过精挑细选最结实最匀称的,兔身上还添了几朵红梅花呢。看见那些拙劣的不对称的身架和糊得不平整的纸我会怜悯牵着它的人。这一恍该是多少年过去了?希望孩子不嫉妒,他们小时只提过花灯、袖珍兔儿,却没有牵过大舅亲手扎的兔仔。

猜灯谜

似乎读小学起,元宵节,文化馆门口或广场门口有了猜灯谜活动。高高竖起来的大竹架上一袭红布垂落,用大头针别上一条条写在联纸上的灯谜,四盏忽忽作响的汽油灯亮闪闪照着挤挤挨挨的人头。唱谜的答谜的都在扯着嗓子高呼,而一罐菊花茶、一本作业本的奖品总是羡煞拿不到的人。后来,迎仙桥头建了“百姓周周乐”舞台,每年的元宵节猜谜活动就搬至此处了。流光溢彩的灯光造型,汽球、糖葫芦、烧烤、果汁的叫卖让迎仙桥成了天上的街市。猜谜活动因有了台上台下的区分,谜面一条条摆得清清楚楚;添加的话筒让猜谜解谜对答过程句句清晰。耳畔骤响答题官那斩钉截铁拖着长腔的浑厚男中音:“鼓响——”继而起的令人兴奋的密集鼓点声。

家里藏着几个黄色的塑料套杯,就是前几年元宵节带着孩子在迎仙桥头猜谜斩获的奖品。每每想起工作人员揭下猜中的谜面连同奖品在众目睽睽中交到手中的那瞬间,真的是心旌摇曳。而对着满墙谜面绞尽脑汁、猜中谜底却被别人抢先作答的滋味也是别有一番情趣。遗憾这几年,因为疫情暂停了这些活动,只得祈祷明年元宵,猜灯谜鼓声又可咚咚咚敲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