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 (记者 邓良琼)日前,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2020年至今,我市遭遇1963年以来罕见旱情,至今年5月份丰水期到来前旱情仍可能继续加剧,城乡供水保障面临巨大压力,对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全民节约用水刻不容缓。我市制定出台了城乡供水保障方案,多次就抗旱保供水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构筑抗旱保供水三道防线,从节水措施、调水措施、工程措施等多方面同时发力,努力实现枯水期可持续供水,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用水安全。 形势:5月丰水期前旱情仍严峻 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我市天气呈现“气温异常偏高、雨量异常偏少、干旱特别严重”的特点。2021年“龙舟水”期间(5月20日至6月20日)我市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分之一,未发生洪涝灾情。2021年10月8日至15日,台风“狮子山”“圆规”外围环流为我市带来了约250毫米的平均雨量,各地水库获得了一定的补水,旱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两个台风带来的降雨不足以彻底改变我市水源不足的现状,雨后各地水库蓄水仍然严重不足,此后全市再无出现有效降雨,各地水库蓄水、河流流量日趋减少。2021年全市平均总雨量1398毫米,较常年同期2174毫米偏少36%,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五少。 据了解,截至2022年1月25日8时,我市20宗大中型水库现有库容1.996亿立方米,占总正常库容28.8%,可调节库容1.54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18.3%, 比多年平均库容减少42.5%。其中公平水库的水位为11.24米,库容为0.469 亿立方米,占正常库容28.7%。 市气象部门预计,至今年开汛前的降雨形势都不容乐观,市区和海丰县部分地区抗旱压力较大。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接下来近半年时间,全市降雨量会较汛期明显偏少,且天气干燥地表水蒸发量大,对水库回蓄十分不利,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保障:构筑抗旱保供水3道防线 我市立足最不利情况,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缺水风险地区,重点研究解决好城区饮用水源不足问题,从节水措施、调水措施、工程措施等多方面同时发力,构筑抗旱保供水三道防线,在努力保障城区正常供水的基础上,统筹做好全市各地的防旱抗旱节水保水工作,结合各地旱情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落实防旱抗旱措施,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统筹配置好现有水资源,严格计划用水,开源节流,科学调度,确保从现在至今年5月份丰水期到来前群众生活用水不会受到较大影响,力争平稳度过未来几个月的枯水期,维护城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第一道防线是节水优先。目前该防线已启动,重点保障公平水库供水区域供水安全。海丰县和城区继续执行节水调度令,落实属地职责,加强黄江河调度管理,服从统一调度,实施节水限水措施。削减农业灌溉用水在公平水库取水,改由附近河道取水或打井。循序渐进实施公平水库供水区域生活生产限水措施,从目前至2月10日做到削减10%。全市维持水利抗旱IV级应急响应,采取节水限供方式,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延长公平水库可供水时长。 第二道防线是空间均衡。目前该防线已部分启动。2022年1至5月通过黄江引水工程再引水约750万立方米至市区赤岭水库,利用黄江河道水,强化水源调配能力;挖掘公平水库上游3座水库供水潜力,向公平水库补水约500万立方米。 第三道防线是水库挖潜。挖掘公平水库死库容可供水量,公平水库死库容(1720万立方米)以下可用水量约700万立方米,作为市区第三条道抗旱保供水防线。其他区域供水水源提前做好利用死库容的准备工作。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呼吁,节约用水需要全市各行各业、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大家要注意节约用水、错峰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科学抗旱,无需恐慌,我们一定能打赢抗旱保供水这场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