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丰市博美镇切实改善镇政府机关干部生活和工作条件,通过完善“五小”场所,有效调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当前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工作中,良好的基层住宿生活环境,让全镇机关干部安心地住下来,使他们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大力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及获得感,聚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破解基层干部“留下难” “多年来,乡镇基层一直存在年轻干部不愿意来,来了总想着调走,留下的干部又城里、乡镇两头跑等现象。”一位长期在基层党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说,“究其原因是住宿生活条件艰苦,没宿舍或宿舍漏水、就餐不方便……” 乡镇机关“五小”(食堂、宿舍、澡堂、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场所建设启动前,博美镇政府机关存在设施陈旧、破损等现象非常严重,小食堂墙体乌黑脱落、碗筷破损、厨房脏乱;小厕所异味大、下水道堵塞、地面污垢重;由于没有周转宿舍,干部职工中午只能趴在办公桌上打个盹,晚上值班到十二点也只好披星戴月赶回家……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难以落实,干部办公室的灯长期不亮,特别是“走读风”现状非常严重。 该镇党委书记陈少游说:“如何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改善镇机关干部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的没住房休息、吃饭就餐环境差、洗澡困难等实际问题,成为了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该镇高度重视,把“五小”场所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硬件来抓,专门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在厉行节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有关规定,深入推进乡镇“五小”场所建设,确保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生活和工作条件。 该镇先后投入了180多万元,对“五小”场所进行建设或改建、扩建,有效改善了乡镇基层干部生活条件,引导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岗位。在推进“五小”场所建设过程中,该镇安排一名副镇长负责日常建设工作跟踪落实。同时,采取倒排项目工期、每月定期研究1次、每季度专项督查1次等方式,高位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满足基层干部生活需求 博美镇政府位于该镇广汕公路北,占地面积9008平方米,有办公楼、文化实践中心等建筑物,建筑面积为4248平方米以及1个小食堂、2个小厕所,没有小澡堂、小图书馆、小文体活动室和宿舍。 升级改造后的博美镇基层干部宿舍楼。 开展“五小”场所建设过程中,该镇坚持“突出功能 统一标准”原则,全力推进乡镇干部周转宿舍建设,并融入其他“四小”功能,让“工作+食宿”一体化,保障乡镇干部积极落实值守岗位制度。 针对镇政府机关内部管理混乱、部分集体用房被退休老同志或者亲属长期占用的情况,该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进行清理整顿,派出工作组对占用集体用房的人员进行逐一登记,并上门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原有住所占用镇府集体用房的,要求限时搬离,对部分老职工没有住房的,联系其子女进行妥善安置,确保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2019年底,所有占用集体用房的人员全部搬离,为“五小”场所建设腾出了空间,原来占用的四栋平房已全部拆除,改造升级为宿舍楼和镇政府大院停车场。 在建设过程中,为使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该镇坚持“二不”原则,即不大拆大建,充分利用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升级;不重复建设,力求体现场所多功能作用。同时,该镇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办公设施建设与“五小” 场所建设一起谋划,整体推进,对食堂、宿舍、文体活动室等场所进行改扩建,确保该镇“五小”场所设施建设简朴、大方、实用,真正发挥作用。 “每间宿舍均按标准统一配备床铺、淋浴室(卫生间)、空调,切实解决干部住宿难、环境差的问题。”该镇政府机关一位干部介绍说,“对户外场地,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修建了羽毛球场,添置了一些健身运动器材,较好地满足了外地干部的基本生活和文体活动需求。” “五小”场所建好后,后续管理也是重要一环。该镇同步建章立制,制定了干部周转房入住管理规定,对入住条件、日常管理、环境卫生、退出等作了具体规定,确保了周转宿舍使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博美镇通过切实改善干部就餐、住宿、工作、学习和文娱条件,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使干部关系明显改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开展“五小”场所建设以来,该镇先后改造面积240平方米、可容纳90个人同时用餐的小食堂1个,配有空调、壁扇以及消毒柜、冰箱、橱柜等厨房设备;改建可分别容纳124人住宿的宿舍31间,每间宿舍均统一配备空调、床铺和有节水型冲箱的淋浴室(卫生间);新建了2个小厕所,有专人负责清洁管理、保证干净无异味;新建小图书室、书画室1个,添加了大量的新书籍;新建兵乓球室等小文体活动室3个,增添了大量的运动设备。 为让住夜乡镇干部有作为,该镇除了积极改变机关干部生活设施陈旧、匮乏的面貌,改善乡镇基层工作生活环境,为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工作、激发活力创造条件,还创新开展“民情夜访”活动,让镇领导干部每天坚持到挂点村(社区)夜访群众。记者在该镇政府大院看到,机关党员干部从食堂吃完晚餐,回到宿舍不到十分钟,就各自驱车前往挂点村(社区)夜访去了…… 三年前调任该镇党委的一位委员说:“刚来时条件艰苦住不习惯,现在条件好了,基本上‘五加一’都在镇里。现在是乡村振兴关键期,我们连星期‘七’都不想回家,现在和群众的距离更近了。 “‘五小’场所的建成,带来的是镇机关干部作风的明显改变,‘走读’的干部少了,留守的干部多了;浮在面上的少了,沉到一线的多了;敷衍了事的少了,为民服务的多了。”博美镇镇长卢汉阳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博美镇机关干部更加安心基层、奉献基层、扎根基层,走进群众家中听民情、问民需、解民忧成为了常态,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林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