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林志鹏 通讯员 黄小斯 文/图 开发区为渔民提供汽车美容与维护就业技能培训。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去年以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聚焦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就业领域,扎实解决群众“急忧盼”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民生的重点,也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前提。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多点“开花”,完成了多项惠民工程,充分释放了惠民“红利”。白沙中学运动场建设工程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方小聪图书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田三小学厕所改造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22个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实现全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信息全程数字化管理;完成田墘人民路改扩建工程、东洲人民路改造工程和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提质工程建设;深圳对口帮扶的居民健康体检服务综合楼正式启用;建成6家老年幸福食堂,4家已投入运营。 在这些惠民工程中,老年幸福食堂的投入运营得到当地广大老年人的广泛点赞。开发区着力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街道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老年食堂,并通过“食堂就餐+上门送餐”模式,提档升级配餐、用餐、送餐服务,让辖区老年人吃出浓浓幸福味。当地一名老年人说,老年食堂的开设让他们吃饭方便了许多,吃上了丰富美味的热乎饭菜。 办好群众“急忧盼”民生实事 聚焦群众“急忧盼”问题,办好民生实事是开发区做好民生工作的重点要求。开发区通过多种方式问需于民,找准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落实有效举措,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为切实做好抗旱应急和供水服务保障工作,开发区投入资金约890多万元,开挖灌溉引水渠道21.5公里,清理主要蓄水池淤泥4.4万立方、开挖田间蓄水池76个、打水井38个,清理小型水库灌溉渠约8公里,购置抽水机147部。其中,完成后兰坑水库至北山灌渠清淤工作,使其顺利通水,为农民群众春耕备耕灌溉用水提供保障;投入资金180多万元,缓解三湖片区800亩农田耕种用水不足问题。一名当地农户说,农田有水灌溉了,使得农业生产顺利开展,解决了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开发区为遮浪街道长沟村5户村民耕地补办确权登记;解决了田墘街道大排洪周边环境长期“脏乱差”问题;实施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等一系列服务举措;设立红海湾创客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有3家企业“拎包进驻”…… 深入实施扩大就业战略 开发区大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确保群众稳定增收、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开发区开展线上线下“大招聘”,以“互联网+招聘”为切入点,纵深拓展线上招聘服务功能,将现场招聘会活动适当调整为网络招聘,还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业。去年以来,开发区共举办多场企业用工流动招聘活动,提供9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2000多名求职人员前来咨询、应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20多人;举办4场伏季休渔期渔民转岗就业暨村企对接流动招聘活动,共有700多名渔民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50多人;通过发展遮浪“玛仔”等“一村一品”产业,带动一批当地村民实现就业、增收。 同时,开发区实施技能“大提升”,分别在三个街道举办重点人群再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农产品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趋势与机遇以及如何借助各网络平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并为参训人群提供了本地企业的招聘信息和渠道,为促进就业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