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文/图 学生在区青少年宫美术室学绘画的场景。 在华侨管理区青少年宫美术室内,很多青少年正在学美术。他们画出碧海蓝天、幸福一家、梦幻城堡等作品,而后,又互相展示进行点评,其乐融融。占地3000平方米的侨区青少年宫内还有书法室、舞蹈室、音乐室、棋艺室等功能室,都是该区“党建带关建”搭建的平台,旨在让青少年展示才艺和交流文化,倾情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9年以来,华侨管理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五老”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强队伍建阵地 该区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区委、区管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研究部署关工工作制度,建立主要领导亲抓、分管领导专抓、部门协抓的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关工队伍建设,按照网格工作思路,建立完善“1+4”工作体系,即以关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中心,建立完善“区-街道-村(社区)-网格”4级工作机制。目前,全区共建立关工组织17个,“五老”队伍70人,实现关工组织全覆盖,构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关工组织网络,做到“有机构、有牌子、有场地、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切实保障党建带关建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该区将载体建设作为党建带关建的重要抓手,紧紧依托区、街道、村(社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校园及社会组织平台,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实现活动联办、人才和资源共享。2019年以来,共举办民法典宣讲、禁毒宣传活动、暑假公益夏令营、“书香社区、阅读共享”、“岁月不老、温情相伴”长幼生日会、东南亚舞蹈培训、趣味创意手工制作、摄影大赛、快闪等活动20余场次,服务青少年1500多人次。同时,坚持抓阵地建设,全区共建成各级党群服务中心11个,打造侨兴公园、青少年宫、“北坑村红四师指挥部遗址”3个关工重要活动平台,建立前海苗圃基地、侨史馆、印尼果园等活动阵地15个,实现幼儿、青少年、青工教育场所全覆盖。 引方向助成长 该区将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带关建的重要抓手,切实引导青少年健康向上,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该区将爱国主义教育列入校园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政课、主题班会、读书班、演讲比赛、现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编印《红色侨乡》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侨区红色历史、创业历史,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同时,抓好特色文化培育,全面发掘和利用侨文化资源,培育青少年成为特色文化的主力军和传承者。目前,组建东南亚文艺骨干队伍9支,打造东南亚风情舞蹈、羽毛球运动等2个精品工作品牌。此外,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深入救助帮扶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去年以来共发放救助资金17.5万元,资助学生32人次;积极探索爱心企业助学模式,引导乡贤企业家支持家乡教育,回馈家乡、回馈母校。日前,珠海全达利石油运输有限公司热心奖励该区高考前三名学子,助圆学子大学梦。 聚合力促发展 该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独特优势和“五老”积极作用,不断推动关工工作与全区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该区采取“党小组+关工小组+企业”模式,打造奎池山合作社、豪哥生态果园、前海苗圃基地等3个山区创业青年基地,引进扩种红杨桃1500亩、奎池油柑6500亩,带动群众年创收1.5亿元。2020年,该区荣获首批“南粤侨创基地”称号,山区创业青年基地参观培训人数达1000人次。同时,充分发挥“五老”牵线搭桥作用,推动侨籍企业“罗丹皮具”出口贸易公司、华侨国际康养中心项目等落户该区,实现招商引资大变化,经济发展新突破。今年1至6月,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2561万元,比增17.3%,增值创历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