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林志鹏 文/图 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在完善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便民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以实际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随着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去年以来,该区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3.1%,成功引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建立完善机制夯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了良好工作机制的支持,红海湾的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就有了保障。”该区有关领导如是说。 开发区制订了《红海湾经济开发区“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方案》,搭建起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机构,明确行动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和6个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工作职责,并落实“一流市场环境”“一流政务环境”“一流法治环境”“一流社会环境”四个专班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推进4个工作专班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对标对表,持续优化工作举措,完善工作方式。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各专班工作进度,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上传下达、现场调研、资料建档等工作,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进发展。 优化审批服务提效能 为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办事审批效能,该区在市场监管领域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审批服务。 工作人员在重点地段设点,为商户现场办理证照业务。 开发区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企业设立登记事项在公开承诺1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全面提速,做到在3小时内办结,并取消名称预先核准、设立分公司备案,调整“营业执照作废声明”方式,切实做到“快审批重监管”,减少商事登记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推动企业登记便利度提升。同时,多次通过设点实地办公、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商户和群众办理证照等业务,把证照办到老百姓“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此外,推行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制,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推动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窗通取”等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为新开办企业节省了人力与时间的耗费,降低了创业成本。今年3月份,一名刚办理完此项业务的商户王先生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业务办理速度真快,不到2个小时,就通知证件办好,还免费帮我们刻制3枚印章,服务真好。” 办事提速便民“零超时” 开发区在税务领域细化相关规范和配套措施,简化行政许可办理流程,最大程度便利纳税人,确保税务行政许可“零超时”。 开发区税务部门推进办税便利化,积极践行“顶格服务、极限提速”税收服务理念,推行新办企业“套餐式”服务,将个体经营纳税人平均办理时间控制在0.5小时以内,单位纳税人控制在8小时以内;优化税务注销程序,加强与开发区市场监管部门的业务协同,主动将清税信息推送给市场监管部门,减少资料报送,加快注销办理时间,实现即办即销。同时,开展政务服务网186项政务服务事项录入工作,为后续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打好数据基础;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引导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粤商通等线上平台办理涉税服务,将发票“非接触式”领用比例提升到70%;将企业涉及到的“共性+个性”税费优惠政策整理成图表,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涉税服务。 今年6月份,前来红海湾办税服务厅办理契税和印花税申报业务的黄先生说:“看到新闻里说财产行为税合并申报开始实行了,就来办理合并申报业务,没想到办理过程这么便捷,系统操作简便,申报所需时间比以前缩短不少,工作人员讲解也很专业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