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沃野绘新篇—— 河东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侧记

2021-6-22 14:42|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613|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文/图

盘活撂荒耕地 播种振兴希望

河东镇欧厝村农户在复耕土地上耕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河东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全力推进耕地撂荒复耕复种,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该镇加强土地流转政策法规以及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并按照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精心制定土地流转区域发展规划,分类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好土地流转示范村建设,坚持以点带面,推动土地流转。依据各村的产业特色,引导农民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该镇后坎村、欧厝村通过农户委托经联社、经联社与流转主体签订流转协议的方式,将撂荒的耕地外包流转进行复耕,共流转土地1833.55亩。其中后坎村流转土地900.35亩,499户农户签订了委托书;欧厝村流转土地933.2亩,319户农户签订了委托书。

该镇欧厝村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提前谋划,以建设陆城东大门为引领,定位打造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小镇,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今年以来,该村立足本地自然条件与资源优势的区位条件,于2月26日,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油菜花)文化节,与汕尾市承泰农业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七彩水稻公园、油菜花基地等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有效衔接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田园景观综合体,开创了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为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该村以收促种,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种植,并发挥以花为主体的观光旅游外溢效应以及外延花海旅游产业链内生优势,提高品牌效应,带动提升村特产销量、拓宽了增收渠道。

优化乡村环境  打牢振兴根基

河东镇欧厝村打造“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则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河东镇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和行动,把“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乡村环境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三清三拆三整治”目标任务,做到应拆尽拆、彻底拆除。同时,全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从农村危旧房屋的清拆到整治,从拆后的重新规划到建设,都让村民唱“主角”,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让广大群众共享“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带来的实惠。至目前,该镇累计拆除危旧瓦房建筑约64386平方米,大力推进清旧补绿、拆旧建绿,落实拆后党员责任岗管理,完成各村村口标识牌建设,“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该镇全面构建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把环境卫生管护纳入各个自然村“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治理水平。镇政府与保洁公司签订垃圾清理和清运保洁合同,由该公司聘请保洁员对各村实施8小时保洁,包括村道路面、池塘水沟等一切可视范围内的卫生保洁,并将生活垃圾清运至镇中转站,实现垃圾日清日运,保持村庄长期干净整洁,还在每个村设立固定的垃圾投放点。目前,该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已全面实现由“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向“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转变。

与此同时,该镇10个行政村完成了村庄编制规划,大屯、欧厝、浮洲等村率先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处理终端建设,实现生活污水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该镇全面掀起农村“厕所革命”,各村按需求建设公共厕所44座,全面完成农村旱厕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

此外,该镇层层压实河长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镇域河道“五清”行动,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小水利工程,小溪渠道加固等工程有效落实,生态管护更加有力,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发展特色产业 提高振兴效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河东镇把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作为打造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始终加强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深度融合,通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该镇在改革的强力推动下,着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实施“一村一品”项目,使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乡村产业动力活力更加强劲、要素供给明显优化。该镇秋冬村发展种植牛大力500余亩,该主导产业在农业中规模占比较高,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 30%以上,带动贫困人口30多人增收,参与项目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 20%以上,带动示范作用明显。同时,该村农业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承接上级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45万元,用于良种牛养殖项目。按当前成年牛市场批发价格每斤24元计算,该项目预计到2021年可新增1140头以上羔牛,新增销售收入可达465万元,预计能给村集体每年带来收入15万元,新增就业4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实现增收。

与此同时,该镇把握深圳对口帮扶的契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通过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引进产业项目,带动各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实现脱贫。该镇欧厝村发展30亩蔬菜种植基地、100亩鹰嘴蜜桃基地、100亩奇楠沉香种植基地和热带高端水果金玉三捻橄榄等,并对奇楠沉香叶进行附加值研发,为贫困户创造了1500个劳动日、收入22.5万元的就业机会, 使其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大屯村种植生姜已有多年的历史,该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将种植生姜作为“一村一品”项目,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打造生姜种植基地,77户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社员,得到了收益分红;浮洲村从陆丰市发放的扶贫开发资金中统筹出100万元,创建了“一村一品”特色主导产业,帮助104户贫困户,通过浮洲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蝴蝶兰和蔬菜主导产业示范基地,确保了贫困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实现脱贫目标任务。

河东镇组织力量整治后坎村村容村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