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何香凝与螺溪福泰楼

2021-5-22 11:55|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791|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通讯员  罗林虎


福泰楼

1941年12月下旬,香港沦陷,大批进步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在香港处境危险。在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下,中共广东地方组织和东江游击队几经周折,历尽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及其他人士共800余人从日军“虎口”中胜利营救出来。他们当中就包括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夏衍、胡绳、戈宝权、张友渔等。

此次营救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涉及面之广,被营救人之多,都是前所罕见的。被茅盾盛赞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其中,何香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被转移到海陆丰(今汕尾市),在今城区马宫、红草,海丰海城、平东等地都留下足迹。根据有关资料和陆河知悉人士介绍,柳亚子、何香凝兵分两路离开海丰,其中何香凝离开的路线是海丰——螺溪——五华,中间经陆丰螺溪(今陆河螺溪)小住几天。

何香凝抵达螺溪,先是在江南公司办事处负责人叶振寰(当年海陆丰一带较大的盐商)坐落在螺溪墟祖传店铺住。在此期间,当地国民党当局和地方知名人士,纷纷登门拜访,何香凝热情接待了来访者。因为来访的人很多,叶振寰夫妇还在前厅挡驾,然后何香凝又在叶振寰家“福泰楼”里小住了几天。

当何香凝了解到日本侵略军的飞机两次疯狂轰炸河田镇,炸毁陆二中学(现陆河县河田中学)校舍及部分民房,在碣石大肆烧杀,进入陆丰县城到处抢掠、杀戮等情况时,她非常愤慨。

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国际交通线滇越铁路被封锁,外援物资只能临时开辟由香港转运至海丰汕尾。从香港到汕尾沙鱼涌上岸的抗日外援物资源源不断从海丰、陆丰经螺溪,然后转运五华至内地。可是沿途的偷盗者将木箱里面的棉纱、棉布、枪弹等抗日物资偷走后,用等量的砖木装回去,抗日外援物资到达内地后,打开木箱里面尽是砖头和木块。了解到抗日外援物资被沿途的官员巧劫豪夺,公开售卖,何香凝深感到国民党当局的腐败,气愤地说:“如此官吏,何以言抗战!”

何香凝在螺溪短短几天的时间,不忘到附近老百姓家里走访,了解当地的民情,时刻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革命道理。当她听到螺溪的农民每天一大早要从螺溪日头角出发,用扁担挑食盐过旗头嶂到五华,又从五华挑木材回到螺溪,赚点脚力钱维持生活,她深表同情地说:“群众的生活太苦了。”为鼓舞螺溪人民的抗日热情,她挥毫泼墨写了一幅:“努力卫国”四个大字的横幅赠送给叶振寰夫妇,后来这四个大字土改时被“借去”挂在螺溪进化小学,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螺溪人民的爱国情操。

何香凝还画了一幅“傲雪寒梅”的国画,题上“战胜寒冬骨更坚”的诗句赠送给叶振寰,这几幅画由叶振寰弟弟叶舟拿去梅县装裱之后,挂在螺溪墟祖传店铺里。小学教师叶灼文向她索画,何老即席挥毫画了梅、兰、菊、竹四幅条幅相赠。

何香凝在螺溪的饮食起居,叶振寰夫妇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当时由于物资紧缺,为了让何老太尽快恢复体能,妻子彭娇炖了鸡和鹧鸪给何老太补充营养。振寰夫妇为了何香凝的安全起见,还安排她住在后厅一间清静的房间。他们夫妇俩轮流在前厅“挡驾”接待来访者,让何香凝得到充分的休息,何香凝为了感谢振寰夫妇以及其家人的热情招待,还将从香港随身带来1935年(乙亥年)花鸟四条屏画作赠送给叶振寰家人。

何香凝看到叶振寰六岁的儿子叶水生整日在地上和墙壁上图画,她甚是喜欢,手把手教叶水生画了一只大公鸡,细心讲解了学画画入门的技巧,为了鼓励他以后好好学画,她把两件从香港带来的小银项链和一个小木马玩具送给叶水生和叶振寰小儿子叶国森(原名木森,现居香港)。他们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如同一家人似的。何香凝离开螺溪之前,感激地紧握着振寰夫妇的手说:“谢谢你们,这几天是我离开香港过得最舒适的日子。”

何香凝等起程前往五华时,江南公司雇了一乘小轿给她乘坐,并派了两名护运队员护送,以确保安全。

岁月递嬗,沧海桑田。如今,何香凝住过的福泰楼,依然矗立在螺溪大地,供后人寻踪、瞻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