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敏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对农村小学语文进行语文教学策略的增强,以保证小学生可以对字词、语句以及相关的语文基本知识完成掌握应用,全面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性的方法,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课堂学习模式的转变,提升小学生关于语文知识的吸收,完成基础训练。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成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和语文思维的方式,甚至辐射着其他学科学习成果的好与坏。因此,本文将浅探家校合作下的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 一、家校合作下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在对低年级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时,很多小学生出现了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小学生受年龄影响,其自身的思维模式有待养成,但小学生对于课程的要求却以多样性、娱乐性为主。 2、很多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忽略了课堂授课氛围的养成,以常规性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使小学生无法完成后续学习体系的增长。 3、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时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溜号以及马虎等现象。而教师在教学时,也未能根据相关问题进行调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教育,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吸收地位。教师在课堂属于渗透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系被动吸收,无法完成体系的加强。 4、部分家长受农活以及工作等限制,也未能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家校共育。很多农村家长甚至认为将小学生托付给教师,教师便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全面教学,这种单向性的思维模式不仅影响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更影响了小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概念的理解。 二、家校合作下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通过课堂正面引导奠定基础知识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对小学生开展教学,需要将语文划分为不同单元,并以各单元之间的连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目前,我国小学农村教学与城市教学进程一致,均是小学生学习1单元后,转向2单元、3单元,循序渐进的完成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各单元的重点进行标记。例如,2单元的重点为写作,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结合小学生容易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的特征,利用图形以及声音建立教学PPT,以保证小学生在学习时,可以记住PPT内部的图形以及声音。帮助小学生合理有效的完成作文写作,加强小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通过PPT,播放课文内容朗读。同时,在朗读结束后,PPT浮现出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问到“如果让你来写,你觉得哪种方式可以更好的表达?”将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让小学生通过集中练习,完成写作模式的加强。 (二)教师借助互联网进行家校合作,促进教学提升 目前,对于农村体系而言,与以往教学相比,农村体系融合了互联网。对教师以及学生的沟通环节产生了莫大的助益。教师借助互联网,可以脱离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全面辅导。而农村小学生借助互联网,也可以脱离与教师面对面沟通时的紧张情绪,借助手机或电脑,与教师开展课后沟通,以及时获得有效支持。而随着农村经济集中加强,农村家庭智能手机、电脑已经实现了普及。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建立微信群或钉钉群,并将小学生与家长分别建立。小学生进入学习群,家长进入家长群,便于教师开展家校共育。教师针对小学生语文教学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同时在家长群中上传相关的作业问题,让家长与小学生共同解决。家长在完成后,通过拍照、分享等方式,上传至学习群中,以保障教师可以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案有效了解。同时,小学生每天必须对教师所教学的知识点提出1~2个问题,以留言或语音的方式,上传至学习群,以便教师集中分析小学生目前的学习困境。通过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集中梳理,在期中、期末辅导时,可以针对小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集中复习,降低了教师复习的难度。同时,也增强了小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完成家校共育。 (三)教师开展相关家校合作互动,丰富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明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小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力以及对比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家校共育。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小学生完成学习成绩的加强。对于教师而言,要想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就必须借助家长,与家长展开有效的加强合作。例如,教师可以在与家长沟通中,通过班级群,对不同家长以及小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家长在完成后,教师对家长的任务进行集中表扬,让家长与小学生共同在场,教师在对家长询问相关环节时,家长可以与小学生共同完成。在表扬过程中,着重突出对小学生的表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效果是由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决定的。可见,教育教学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实现家校合作。在教学中,教师仔细分析了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家长对小学生的引导具有明显的塑造性。小学生通过模仿以及分析,可以实现家长的榜样力量。借助家长与教师的融合,可以帮助小学生对教学体系扭转自身的固有认知,改善语文枯燥、无聊的思想,使小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学习、勇于学习,可以与教师展开合理沟通,针对自身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总之,作为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近年来受到重点关注,该学科同时也是学生理解其他知识点的基础,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培养。目前,在农村小学生教育中,教师需要保障小学生二年级需要具有看图说话的能力,三年级具有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水准完成提升,以保障小学生可以贴合教师的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模式的加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家校共育。 (作者单位:陆丰市南塘镇龙岭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