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网格专项巡查,推动开发区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汕尾日报记者 林志鹏 文/图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去年以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下足功夫,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双管齐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五治一体”抓基层固基础 该区丰富和完善汕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法治、共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一体”基层治理体系,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创新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 该区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出台创建法治村(社区)实施方案,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基层普法宣传教育,举行多场基层村干部法律知识讲座、《民法典》专题讲座,推动村(社区)干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破解治理难题。二是强化共治融合,践行一线工作法,让区领导班子成员挂驻街道,全体科级干部、街道干部挂驻自然村,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了解群众心声,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并出台《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加强“社会协同多元参与治理”实施方案》,以共建为依托,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还采取“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互动服务模式,成立区级社会组织18个、包含志愿者协会2个、村(社区)社会组织128个。三是强化自治强基,坚持将群众的主体性权利置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各环节中,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规范各村(社区)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决策,强化民主管理,严格执行自治章程、议事规则等管理制度。四是强化德治教化,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推进全区28个村(社区)文化大礼堂建设,全面铺开文化大讲堂活动,持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文明道德新风尚,培育淳朴民风,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树红白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做好城乡坟墓的迁移、复绿和屏蔽工作。五是强化智治支撑,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运用信息化、智慧化技术手段,大力推动“粤政易”办公,目前已累计开通人数1578,激活率已达到100%,还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社区民情地图建设,推动基层夯实底板、补齐短板,有力支撑基层社会治理。 聚焦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 该区坚持以“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管理机制为抓手,出台《关于建立和健全全区“六网合一,一网通管”全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在全区划分大网格3个、中网格28个、小网格119个,各街道按每个行政村2名的标准组织招聘了56名专职网格员,配置了198个兼职网格员,主要由村“两委”干部和辅警兼任,并且建立了网格员队伍的管理、培训、保障、激励机制,强化网格巡查,促进基层社会有效治理,积极推动基层网格建设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体系,构建“多网合一、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该区还启动了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区管委会指挥中心、3个街道分控中心、28个行政村(社区)监管中心、300个移动手机终端和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总投资约2568万元。目前,该项目完成了项目立项,并申请作为国债项目建设,正由第三方公司开展设计工作。 |